醒世姻緣傳
清代白話長篇世情小說。原名《惡姻緣》,又名《醒世姻緣》、《醒世姻緣全傳》、《明朝姻緣傳》。一百回。題“西周生輯著,然藜子較定”。西周生真實姓名不詳,或謂為蒲松齡,或謂為丁耀亢,迄今尚無定論。成書于清康熙六十年(1721)。
現存主要版本有清初刊本,周紹良藏;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序刊本,藏天津圖書館;清同治同德堂刊本,藏首都圖書館;清同治九年(1870)刊本,藏上海辭書出版社;懷德堂刊本,藏山東省圖書館。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1982年中州書畫社排印本,1985年臺灣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說叢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影印同德堂刊本,1993年齊魯書社“中國古典小說普及叢書”、1994年齊魯書社“清代四大小說”排印同德堂刊本。
明朝正統年間,山東武城縣秀才晁思孝,年將三十,生子晁源,因系獨子,異常珍寵。晁源長到十六七歲,生得一表人才,卻終日貪玩,不愛讀書。待晁思孝挨得歲貢,遂與晁源娶了同里計處士之女為妻。晁思孝入京赴考,得座師照應,考中知縣,被選為華亭縣知縣,家境暴富。晁源倚仗財勢,用六千兩銀子買了姬尚書家大宅,從此冷落故友,嫌憎妻子。不久,晁源收用了一個丫環,娶了一個妾,仍不滿足,又用八百兩銀子買了女戲子珍哥為妾,與計氏分為兩院居住。
一天,晁源攜珍哥出獵雍山。一個修煉千年的狐貍精化為美女,來迷晁源,不料被鷹犬追逐,現了原形,奔來晁源馬下。晁源生性好殺,將狐精射死。從此狐精作祟,使晁源生病,合家不得安寧。經其祖父夢中點化,晁源攜珍哥投奔其父避禍。此時晁思孝已升任北通州知州,晁源到北京援例入了國子監,做了監生,卻并不老實讀書,依然胡作非為。“土木之變”后,晁源與珍哥回到家鄉。珍哥與人私通,卻反誣計氏私通道士和尚,挑唆晁源休掉計氏。計氏不堪受辱,自縊而死。計氏娘家毆打晁源,并告到官府。晁源賄賂縣官,得以逍遙法外;珍哥雖被判絞刑入獄,卻因晁源上下打點,在獄中并未吃苦。晁源還入獄與珍哥私會,為珍哥蓋福堂,開壽宴。晁思孝罷官回家,不久病死。晁源出過喪,勾引皮匠小鴉兒之妻唐氏成奸。小鴉兒發現后,將晁源、唐氏雙雙殺死。珍哥在獄中與刑房書辦張瑞風勾搭成奸,設法放火燒監,趁機逃出,與張瑞風為妾。九年后,被人發現,受杖責而死。晁源、計氏、珍哥及被晁源射死的狐精先后轉世:晁源托生為山東繡
清同治同德堂刊本
《醒世姻緣傳》弁語書影
清同治同德堂刊本
《醒世姻緣傳》正文書影
江縣明水鎮富戶狄宗羽之子,名希陳;狐精托生為寓居明水鎮的薛教授之女,名素姐;計氏托生為北京銀匠童七之女,名寄姐;珍哥托生為北京皂隸韓蘆之女,名珍珠。狄、薛兩家同里而居,交情甚厚;但薛素姐一見狄希陳便要生氣,父母卻偏偏作主許配給狄希陳。兩人長到十七歲成婚,新婚之夜,素姐便將狄希陳關在門外。兩個月里,不是打罵丈夫,就是忤逆公婆。狄希陳生性怯懦,只是逆來順受。狄希陳讀書多年,卻不通文理,十九歲時納了準貢,隨父進京到國子監讀書,寄居在國子監附近的童七家中。童七之女寄姐年方十歲,與狄希陳兄妹相稱,時常一起抹牌取樂。此時,素姐已將父親薛教授和婆婆狄婆子氣得中風。狄員外等狄希陳坐監期滿,帶了兒子和在京買的廚娘調羹回家。調羹勤快能干,侍候狄婆子十分盡心,狄婆子讓狄員外收調羹為妾,將家事交付其掌管。素姐惟恐調羹生了兒子,分去家私,幾次企圖趁狄員外睡著時將其閹割,并經常打罵欺辱狄希陳,鬧得全家不寧。
一天,素姐無端用鐵鉗將狄希陳擰得渾身是紫泡,狄婆子勸阻不得,活活氣死。薛教授聞訊,也氣得一命嗚呼。此后,素姐仍不斷虐待狄希陳。
成化皇帝(明憲宗)即位后,狄希陳以監生身份入京,伺候皇上幸學,奉旨超拔一級,赴吏部考官,考中候補經歷。狄希陳為擺脫素姐,娶了童寄姐為妾,并買了一個十二歲的丫頭,取名珍珠,令其伺候寄姐。誰知寄姐見了珍珠,就如仇人見面,待之甚為刻薄;珍珠見了寄姐,也十分害怕。調羹生了一個兒子,乳名“小翅膀”。素姐故意鬧事,狄員外受氣病危。狄希陳得信,連忙趕回。素姐鬧著要獨霸家產,又毆打狄希陳,將狄員外氣死。狄希陳遵從父親遺愿,暗中將素姐不知道的房屋莊田,都分與調羹母子,并叫仆人狄周夫婦護送調羹母子赴京,另送三百兩銀子給童奶奶買房,與寄姐、調羹母子同住。他又將自己名下的土地租與人耕種,地租供素姐使用。
不久,狄希陳在糧囤底找到父親留下的四千兩銀子,借口需到吏部打點,收拾行裝赴京,與寄姐團聚。素姐獨自留在明水縣家中,任意胡為。她買了兩個木偶,當作死去的公婆狄員外夫婦,又買了一只猴子,扮作狄希陳,終日鞭打咒罵。一天,猴子掙斷鎖鏈,摳瞎了素姐一只眼,咬掉了鼻頭。她不僅不悔悟,反而更加仇視狄希陳,竟用桃偶詛咒狄希陳,巴不得丈夫早死。后來,素姐聽說狄希陳在京娶妾,暴跳如雷,進京鬧事,適逢狄希陳因做一夢而返鄉,兩相錯過。素姐在京無聊,只得仍回明水。寄姐故意虐待丫頭珍珠,狄希陳不忍,寄姐便誣其與珍珠有染,逼得珍珠上吊自盡,惹出一場官司。狄希陳花了許多銀子,方才了結此事。
不久,狄希陳用四千兩銀子捐得武英殿中書舍人,但因酒醉,第一天就誤了早朝,被降一級調任成都府經歷。狄希陳回家祭祖后,攜寄姐赴成都上任,途中受了寄姐許多惡氣。素姐留在家中,得知丈夫攜妾上任,帶了仆人追趕,途中被仆人偷走銀子,幸遇善人送回家中。素姐越發氣恨狄希陳,竟誣告狄希陳謀反,被縣官識破,受了刑罰。素姐坐吃山空,漸漸難以度日,便又往成都尋夫。此時狄希陳正署理成都知縣,得知素姐趕到,嚇得昏死過去,被人救醒后,素姐不僅不憐恤,反欲鞭打狄希陳,并欲欺壓寄姐。寄姐倚仗人多勢眾,將素姐打得連連告饒。寄姐趁機定下兩人平起平坐,由自己管家的規矩。素姐折了銳氣,伺機報復狄希陳。一次,素姐將狄希陳打了六百余棒椎,使其傷重臥床二十余日。又一次,素姐將熨斗炭火倒進狄希陳衣領,將其脊梁燒得胡焦稀爛,使狄希陳四十余日不能理事。太守得知,要與狄希陳離斷了素姐。 狄希陳正在猶豫,素姐聞訊,假意乞憐,狄希陳只得作罷,因此得了“不能齊家”,“曠廢官職”的壞評語。 狄希陳見仕途將盡,索性致仕回籍。回鄉途中,高僧胡無翳指點狄希陳將有殺身傷命之災,須加意提防。
狄希陳與妻妾回到通州,一天,素姐趁狄希陳不備,一箭將其射倒。幸得胡無翳及時趕到,救了性命,并說破這兩世姻緣,冤冤相報的因果。狄希陳遵從胡無翳指教,戒了殺生,持了長齋,絕了貪嗔,虔誠持誦《金剛經》,方才福至禍消,冤除恨解;素姐卻日漸病重,寄姐脾氣則變得和順。后來,狄希陳率全家返回故鄉,素姐病死,寄姐扶正。狄希陳接了調羹母子同宅居住,并延師教育調羹之子狄希青(小翅膀)和寄姐之子狄振先,活到八十七歲善終。
上一篇:《醋葫蘆》介紹|賞析
下一篇:《醒世恒言》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