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蔣故中表親①,余未聘②時,秋芙③每來余家,繞床弄梅,兩無嫌猜。
丁亥①元夕,秋芙來賀歲,見余堂前。秋芙衣葵綠衣,余著銀紅繡袍,肩隨額齊,釵帽相傍。張情齊方丈居巢園,謂大人曰:“儼然佳兒佳婦。”大人遂有絲蘿之意⑤。后數月,巢園鼠姑作花⑥,大人招親朋,置酒花下,秋芙隨嚴君來。酒次,秋芙收筵上果脯,藏帊中。余奪之,秋芙曰:“余將攜歸,不汝食也⑧。”余戲解所系巾曰:“以此縛汝,看汝得歸去否?”秋芙驚泣,乳嫗⑨攜去始解。大人顧之而笑,因倩余霞軒師為之蹇修⑩,筵上聘定。自后數年,絕不相見。大人以關氏世有姻婭(11),歲時(12)仍率余往趨謁。故關氏之庭,跡雖疏,未嘗絕也。
憶壬辰(13)新歲,余往,入門見青衣小鬟,擁一粲姝(14)上車而去,俄聞屏間笑聲,乃知出者即為秋芙。又一年,圜橋試近,妻父集同人會文,意在察婿。置酒后堂,余列末座。聞湘簾之中,環玉相觸,未知有秋芙在后。又一年,余行市間,忽車雷聲中,簾幰疾卷,中有麗人,相注作熟視狀。最后一車,似是妻母。意卷簾人,即膝前嬌女也。又一年,余舉弟子員(15),大人命予晉謁,庭遇秋芙,戴貂耳,立蜜梅花下,俄聞銀鉤一聲,無復鴻影(16)。
余自聘及迎,相去凡十五年,五經邂逅,及卻扇筵前,剪燈相見,始知頰上雙渦,非復舊時豐滿矣。今去結褵又復十載,余與秋芙皆鬢有霜色,未知數年而后,更作何狀。忽忽前塵,如夢如醉,質之秋芙,亦憶一二否?
(《秋燈瑣憶》)
注釋①關、蔣——關,關家,蔣坦妻子關锳的娘家。蔣,蔣家,蔣坦家。兩家世代姻親,蔣坦與關锳為中表兄妹。②聘——聘禮,舊式婚禮中的文定,行聘禮則為定婚。③秋芙——關鍈的字。④丁亥——道光七年,公元1827年。⑤絲蘿——結為婚姻。《古詩十九首》:“與君為新婚,兔絲附女蘿。”免絲與女蘿都是蔓生植物,糾結在一起,不易分開。后遂用“絲蘿”比喻婚姻。⑥鼠姑作花——鼠姑草開花。⑦酒次——酒畢。⑧不汝食也——不讓你吃。⑨乳嫗——奶媽。⑩蹇修——媒人。⑾姻婭——泛稱有婚姻關系的親戚。⑿歲時——過年節的時候。⒀壬辰——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⒁粲姝——艷麗多彩的美女。⒂弟子員——清代對縣學生員的稱呼。⒃鴻影——鴻雁的影子,這里用來比喻秋芙驚覺后猝然離去。
賞析這是篇追敘逝去歲月情愛故事的短文。作者通過對定婚前后與秋芙6次邂逅的回憶,表達了對以往情愛生活的珍惜、眷戀。面對現實發出了歲月無情,時光易逝的慨嘆。全文充滿濃郁的生活情趣,讀來親切感人。
善于刻畫典型細節,借描述對方的情思,婉轉表達自己的相愛之情是本文記事抒情的一大特色。一篇短文記述了作者與秋芙10多年情愛生活,卻寫得畫面明快、繪聲繪色,極為感人,其原因就在于作者選擇了記憶最深刻的幾次相見場景,每次又總是抓住一個典型細節來寫。丁亥元夕賀歲時,葵綠衣與銀紅袍“肩隨額齊,釵帽相傍”,著重表現兒女間的親昵之態。巢園賞花,描寫的是兒女搶果的特寫鏡頭,天真稚氣充溢其間。以后幾次,或寫屏間笑聲,或寫簾內環珮聲響,或寫車中卷簾熟視,或寫花下窺影。著字不多卻形飛神動,以情奪人。顯示了作者善于選材記事的卓越才華。此篇記事小文,以秋芙為主要描寫對象,著重表現秋芙對自己的愛戀和一往情深,借此婉轉表達了自己的無限情思。聘后的幾次相見,皆由于秋芙的主動造成。她敢于在屏后、簾內、梅花下窺視,也敢于在行車的鬧市卷簾相注作熟視狀,她敢于將一位少女隱藏著的內心秘密通過種種行為曉喻對方,并從未放過一次可能的機會。所有這些都表現出這位女子的大膽、機智和一往深情。這一切,使得這位不敢逾越禮規半步的他,感動、振奮,如夢如醉。在這些描寫的文字中,我們也可窺見作者情海的蠕動。僅從屏后的笑聲中便可辨認出笑者為秋芙,足見秋芙的笑聲,數年來一直在他的記憶中不斷地回蕩著。會文察婿,他耳聽簾內動靜,玉佩聲扣擊著他的心扉:秋芙在否?身在此,心在彼,無時不思不念,這不儼然是一位“情種”嗎?怪不得25年后思憶起來仍“如夢如醉”呢!
上一篇:《記棚民事》原文|賞析
下一篇:《高念東三事》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