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的兩匹駿馬》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蒙古族民間敘事詩。這首詩大約產生于13至14世紀?,F存有手抄本兩種。一種為發現于蒙古人民共和國的韻文體;一種為流傳在我國鄂爾多斯地區的散韻結合體?!冻杉己箖善ヲE馬》的散韻結合體原載《蒙古歷史語文》1958年第5期,漢譯本白歌樂譯,1979年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
其主要內容是:成吉思汗非常喜愛他的兩匹駿馬,從小就開始調教它們,兩匹駿馬本領超凡,屢立奇功。小駿馬因忍受不了嚴格的吊訓培養和得不到主人的表彰而勸大駿馬和它一起逃去。于是兩駿馬離開了故鄉。成吉思汗夢見兩匹駿馬出走,心急如焚。兩匹駿馬在阿爾泰山生活了4年,小駿馬膘肥肉滿,大駿馬瘦骨嶙峋。小駿馬非常憐惜哥哥,和大駿馬一同返回故鄉。成吉思汗得知,給予他們熱情地問候。從此成吉思汗騎著兩匹駿馬名揚四方,并給予小駿馬以“神馬”的美稱?!冻杉己沟膬善ヲE馬》表現出英雄與駿馬之間相依相存的關系,表現出英雄愛駿馬、駿馬識英雄的主題。
這篇民間文學作品之所以膾炙人口,是因為它在藝術上采用了擬人化的手法,賦予馬以人的思想、人的語言,從而表現出馬的情態。作品把民間的口語詩化,具有濃厚的抒情色彩和草原的情調。
上一篇:《情緒心理學》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