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牧
遠(yuǎn)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坐:因?yàn)椤?/p>
入選理由:
詩情畫意上佳的名篇;“霜葉紅于二月花”的感覺是多么奇妙。
詩詞賞析 詩句都涉“行”字切題,但不是重點(diǎn),重點(diǎn)還在對山景山色“獨(dú)愛”的感覺上。觀山景山色而愛意流連,寫山景山色而涉筆成畫。奇思妙想,情動于中,渾然交融,這就是畫意詩情妙合的好詩。畫面感很強(qiáng)是此詩的突出特點(diǎn),愛這樣的景致,與詩人獨(dú)特的審美視角有關(guān),是詩人善于從平常的景物中取出“美妙”的體現(xiàn)。“石徑斜”是典型的山路特征,但與“白云生處”(一作“白云深處”)一相連,就有了不同的內(nèi)涵:一是山道彎彎的遠(yuǎn)處是白云,引人好奇;二是白云之中有人么?云中人家,云中高士,那是離塵脫俗的象征。試想,如果空有深山云霧,而無隱士高人在其中,除了空寂之外,卻失去了靈氣。王維的“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賈島的“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梅堯臣的“人家在何處?云外一聲雞”等,都有人點(diǎn)綴。沒有人,事實(shí)上也就沒有景,可見這是詩人審美的通則。其次,此詩取秋山之景,而且是深秋之景,既有點(diǎn)染,如“寒”“霜”二字,更有焦點(diǎn),“霜葉”一句是秋山之景的靈魂,有了靈魂,才讓秋山之景精神煥發(fā)。將紅楓霜葉與二月春花相比,感覺比二月春花更紅艷,更美,有情趣和思想灌注其中。劉禹錫說“我言秋日勝春朝”,太直露,這里只說美,不露聲色,兩者觀點(diǎn)差不離,但是風(fēng)格各異。比較說,后者更有余韻。俞陛云說:“詩人之詠及紅葉者多矣,如‘林間暖酒燒紅葉’,‘紅樹青山好放船’等句,尤膾炙詩壇,播諸圖畫。惟杜牧詩專賞其色之艷,謂勝于春花。當(dāng)風(fēng)勁霜嚴(yán)之際,獨(dú)絢秋光,紅黃紺紫,諸色咸備,籠山絡(luò)野,春花無此大觀,宜司勛特賞于艷李秾桃處也。”說得好,說到了詩人“好色”的個性了。
上一篇:《韓 愈·山石》原文注解與賞析
下一篇:《李 白·峨眉山月歌》原文注解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