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 涕泗流。
岳陽樓:在洞庭湖邊。坼:裂開,陷落。乾坤:天地。戎馬:指戰爭。軒:欄桿。涕泗:這里都指眼淚。“泗”原意為鼻涕。
入選理由:
杜甫晚年的名作,與范仲淹《岳陽樓記》一起讓岳陽樓成為名勝;宋人劉辰翁曾評點此詩“氣壓百代,為五言雄渾之絕”。
詩詞賞析 此詩作于大歷三年(768)冬季。詩人流落湖湘,登上岳陽樓,先感于水天氣勢,后感于家國身世,無限悲愴,寫成了這首五律。此詩可分前后兩解:前四句為一解,寫聞名而登樓,登樓見洞庭湖之水勢。開頭平起,后兩句突然造勢,但也是緊承首句“水”字下筆,將洞庭湖的水域遼闊和水天相映的景象作了奇妙的夸張描寫。幻覺之中好像整個吳楚大地都被水吞沒了一樣,進而還要擴大,連天和地都是浮沉在洞庭湖的水中,讀后真覺得是置身在動蕩的大水之中了。宋人唐庚評論說:“一詩之中,如‘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聯,尤為雄偉。雖不到洞庭者,讀之可使胸次豁達。”后四句登臨覽勝之后,情感大變,內容急轉直下,突然產生無限悲傷。如果不了解詩人的身世和寫作年代以及當時的歷史背景,還以為詩人是“為賦新詞強說愁”呢。詩人一生漂泊,歷盡艱辛,此時已是老病雙煎,更悲傷的是有家難回,北方還因吐蕃入侵而戰事緊張。親人遠離,自身不保;朋友下世,零落將盡;老境凄涼,更增孤獨之感。“親朋”一聯不僅內容充實,真情感人,而且是反意成對,妥帖工整。尾聯的詩人形象很鮮明,靠在樓欄上凄然北望,老淚縱橫,天地之間只有一個孤獨的身影,似乎很快就要消失在茫茫的大水之中了。
上一篇:《謝靈運·登池上樓》原文注解與賞析
下一篇:《杜 甫·登樓》原文注解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