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捷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蕭蕭。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 調。心字香燒。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蔣捷,生卒年不詳,字勝欲,號竹山,陽羨(今江蘇宜興)人,度宗咸淳十年(1274)進士,宋亡不仕,隱居于太湖竹山。其詞抒情濃烈,頗有興亡漂泊的人生感慨。吳江:今江蘇蘇州附近。秋娘渡、泰娘橋:都在吳江境內。銀字笙:為了表示樂音的高低在笙上用銀畫寫的字。后來成為笙的借代。調:調試,調校。心字香:將香縈繞成“心”形,表示相愛相思。
入選理由:
詞的韻律美縈繞在思鄉客愁之中,縈繞在讀者的腦際;“紅了”兩句膾炙人口。
詩詞賞析 主題寫客愁。思鄉懷人,思念自己的家人、愛人,是歷代詩歌中的主流。不過因寫法各不相同,側重點也各異。這首詞的結尾幾句很新穎,內涵很深,將抽象的時光化為具象的櫻桃和芭蕉,靠色彩變化來渲染光陰似箭。不注意分開還會將它誤解為賞愛景物的句子,被“紅”和“綠”的櫻桃、芭蕉擠占視線,忘記了它們的背后是一刻也不會停留迅速流走的時光,而人在這歲月中會紅顏暗換,白發悄然而生。特別是在孤獨的旅程之中,前途暗淡的人生時刻,刺眼的紅綠景物簡直就是傷心之色,越鮮亮越慘淡。其實“紅了”兩句的含蓄內涵是有點染陪襯的,作者并非含蓄一氣。詞的開頭一句就交代了感物而動“春愁”,標題也告訴了讀者是乘船經過吳江縣時的感觸,是身在異鄉的思歸,于是見酒簾而有借酒澆愁之興。另外,“紅了”之前的“流光”一句也托出了作者傷感于光陰迅速,歲月流逝的心態。
這首詞還有一個特色是詞的下闋清楚地表明了是思念愛人,而不是籠統地思鄉懷人,“銀字”兩句就表明了一往情深的愛,也透出了不同凡俗的雅韻,同時也使全詞的客愁因何而發有了支點。
這首詞一韻到底,句句押韻,是其突出的形式特點。
上一篇:《李清照·一剪梅》原文注解與賞析
下一篇:《王 粲·七哀詩(其一)》原文注解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