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檐長掃靜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護(hù)田將綠繞,兩山排 闥送青來。
排:推開。闥:門。
入選理由:
化靜為動的寫景名篇。
詩詞賞析 這是作者晚年退居鐘山后的作品。首先應(yīng)注意的是作者晚年最喜歡用七絕的形式寫詩。葉夢得《石林詩話》說:“荊公晚年詩律尤精嚴(yán),造語用字,間不容發(fā)。然意與言會,言隨意遣,渾然天成,殆不見有牽率排比處。”閑適是本詩的主題,也是古代許多詩人有意無意表現(xiàn)的主題。本詩的用字精,首句的“靜”字是心之境,而不是無苔之景,一字關(guān)鍵,思想情感系之。末句的“排”字也精彩,排者推也,山怎么會推門呢?唐人有“溪聲常在耳,山色不離門”之句,還是從人的主動角度寫的,這里的山卻變成了主動者,山多么讓人親近啊!由此而來的第三點(diǎn),就是化靜為動。水無所謂“護(hù)田”,一旦“護(hù)田”,水就有了感情,成為人了,呵護(hù)著田了。山本安穩(wěn),卻動了起來,山與人有感情了。第四,靜與動平衡互動。前兩句雖有動作而寫靜,后兩句本無動作而寫動。一靜一動,就在四句小詩中各領(lǐng)風(fēng)騷。
上一篇:《宋 玉·九辯(節(jié)選)》原文注解與賞析
下一篇:《白居易·買花》原文注解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