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
上陽人,紅顏暗老白發新。綠衣監使守宮門,一閉上陽多少春。玄宗末歲初選入,入時十六今六十。同時采擇百余人,零落年深殘此身。憶昔吞悲別親族,扶入車中不教哭。皆云入內便承恩,臉似芙蓉胸似玉。未容君王得見面,已被楊妃遙側目。妒令潛配上陽宮,一生遂向空房宿。宿空房,秋夜長,夜長無寐天不明;耿耿殘燈背壁影,蕭蕭暗雨打窗聲。春日遲,日遲獨坐天難暮;宮鶯百囀愁厭聞,梁燕雙棲老休妒。鶯歸燕去長悄然,春往秋來不記年。唯向深宮望明月,東西四五百回圓。今日宮中年最老,大家遙賜尚書號。小頭鞋履窄衣裳,青黛點眉眉細長;外人不見見應笑,天寶末年時世妝。上陽人,苦最多。少亦苦,老亦苦,少苦老苦兩如何?君不見,昔日呂向《美人賦》;又不見,今日上陽白發歌!
上陽:上陽宮,在洛陽,是唐代皇帝的行宮。綠衣監使:穿綠衣的太監。耿耿:明亮的樣子。蕭蕭:風吹之聲。“梁燕”句:意指老宮女已經看慣了燕子雙飛,對自己的孤獨已經麻木得不會嫉妒了。大家:宮女們對皇帝的稱呼。尚書:女官也有尚書。呂向:唐玄宗時的文人,作賦諷刺皇帝好色。
入選理由:
揭露封建統治者毫無人道的詩篇,反映古代宮女們痛苦生活的史詩。
詩詞賞析 白居易創作了50首新樂府組詩,多方面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這是第七首。
古代皇帝為了滿足自己奢侈生活的需要,從各處選進宮女,數量巨大。許許多多的宮女從少女時進宮后直到衰老,一生就消耗在深宮之中了。她們失去了做人的許多權利,實際上一生都沒有人關愛,從來沒有感受過愛情,有的還從未見過皇帝的面,因為她們是住在遠離京城的行宮之中。
本篇以唐朝的東都洛陽行宮的宮女為例,在離京城那樣近的大城市之中,宮女們仍然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美麗少女從十六歲“臉似芙蓉胸似玉”時選進上陽宮,美麗在漫長的秋夜中漸漸寂寞地消失;到六十歲時,已經孤獨地望見月亮“東西四五百回圓”了,白發漸漸滿頭,竟還從未出宮,這是什么樣的人間呀!她們的感覺已經遲鈍,思想被歲月折磨得已近麻木。還穿著五十年前的時裝,“小頭鞋履窄衣裳”;化妝也早已過時,“青黛點眉眉細長”,潛意識里還想將自己打扮好等待皇帝的到來,人性的本能使她們還殘存著被愛的希望,這真是欲哭無淚的悲哀!同時的詩人元稹也有一首同樣題材的小詩,含蓄地表達了行宮中宮女們寂寞無聊的生活狀況,就是那首很有名的《行宮》:“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將兩首詩合起來看,這些應該是當時真實的狀況,而不是詩人虛構的內容。
上一篇:《《漢樂府》·上邪》原文注解與賞析
下一篇:《王 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原文注解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