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錦圖》
【本書體例】
蕭逸著。45萬字。澳門毅力出版社版。
武林盟主蒲大松和各大門派首領會于天池之頂,比武爭奪可號令天下的五岳神珠。在這場五年一度的比武之前,蒲大松已患重病,但他的獨子蒲天河堪膺重任。在雪山天池之顛,蒲天河力挫群雄,保住了本門的盟主地位。但在他得勝下山時,蒲大松卻病重而死。蒲天河喪父心痛,在埋葬父親時,竟忘了把父親背在身上的五岳神珠寶盒取下。待他醒悟過來回去再取時,發現神珠已無蹤影。
蒲天河發現有人將嵩山派掌門人孫一鶴夫婦定在父親遺骨前,用的是獨門打穴功。三天后,大漠天山鵬婁驥前來解穴放人,蒲天河方知婁驥見孫一鶴翻人尸骨,圖謀不軌,是以懲罰二人。蒲天河與婁驥一見如故,隨婁驥來到家門口,婁驥應允幫其找尋遺失寶物。
婁驥外出時,蒲天河受到婁家一丑女勾引,難堪之極。因此女稱婁驥為“小驥哥哥”,蒲天河遂認為她是婁妹,著名的大漠虹婁小蘭。婁驥返家告訴蒲天河,五岳神珠的下落可能與附近的白雪山莊有關。婁小蘭素與山莊小姐蔣瑞琪交好,愿幫他探出下落。蒲天河因厭惡婁小蘭,不愿受丑女之惠,留書離開婁家,自身獨闖白雪山莊。
蒲天河受到山莊莊主、魔頭蔣老人之女徒小白楊于璇的襲擊,險遭不測,幸得一美女相救,但此人執意不肯透露姓名。他又無意中獲知,神珠已為蔣老的長徒丁大元所獲,而其師弟柳氏兄弟也正覬覦此物。蒲天河化裝成花匠打入蔣家,險些被丁大元發現,后得蔣瑞琪關照才得脫險。
蒲天河為盜五岳神珠,陷入丁大元手,被打入牢中,結識一武林高手木尺子,二人一起逃走。婁氏兄妹在蔣瑞琪協助下為蒲天河堵住強敵,蒲天河終于得見婁小蘭,方知她是天下少有的美女。他對以前的冒失誤會悔恨不已,但婁小蘭已憤憤而去。木尺子決心幫蒲天河找回神珠,二人在途中失散,蒲天河被丑女文素姬賺入家中。文用毒使其昏迷,兩人成事實夫妻。蒲天河痛悔萬分,更覺無顏見婁小蘭。
蒲天河為尋回神珠,遇重重艱險。幸得女俠春如水之徒上官姐妹相助,但上官姐妹也雙雙喪命。婁小蘭女扮男裝助蒲天河奪回神珠,及至蒲天河發現她的真實面貌后才悄悄離去。后來木尺子在助蒲天河得到神珠后,暴露出真實面貌,偷走神珠。蒲天河自覺無望之際,婁小蘭幫他奪回神珠。二人終成百年之好。
這部作品令人讀來愛不釋手,直欲一氣窮底。讀者最關心的絕非五岳神珠的下落,而是蒲天河和婁小蘭愛情關系上的悲歡離合和最終命運。作品獨到的魅力,正來自作者獨特的處理和對婁小蘭這個女性的塑造。
用誤會法處理男女間的“好事多磨”,是文學作品的常用手法,而誤會在“妍媸不分”也不足為奇。著名的古裝戲《鳳還巢》就是以丑女爭嫁為主要線索展開的。《十錦圖》的獨到之處,在于婁小蘭明知誤會,卻不以為忤,始終深愛蒲天河;而蒲天河雖有誤會在始,終于消除誤會,很快知道了真相,厭惡也就變成了感動和后悔。然而,蒲天河的遭遇并沒有到此為止。丑女文素姬不擇手段與他發生了性關系,更使蒲天河羞愧難當,悔之不及。在這種情形下,婁小蘭和蒲天河的愛情結局就更為撲朔離迷,令人關心了。須知對于婁小蘭來說,“好事多磨”并不以文素姬而止。華山九指師太的女徒、小白楊于璇、上官姐妹先后出場,都對蒲天河有情有義,而這些人又都是和婁小蘭各有千秋的美貌女俠。讀者于是更想知道,蒲天河擇偶的標準是什么呢?會不會又以兼得數美的結局收場呢?
答案漸漸清晰了,對于孤苦無依的少俠蒲天河來說,最令人感動的是情,婁小蘭對他的刻骨銘心的深情。讀完全書,讀者既感慨婁小蘭的用情之苦,又慶幸她和蒲天河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美好結局。
婁小蘭這樣的女俠,在武林眾多的女性正面人物中,也是有些特色的。她貌美、剛烈、俠義、癡情,卻又溫柔豁達。婁小蘭生性高傲,從不輕易與人辭色,但對蒲天河卻僅在他熟睡時見了一面便有深情,看似使人費解。事實上,這正表現了她敏感、多情和倔強的特點。她對蒲天河一見傾心是少女情懷,后見蒲不辭而別,已知生了誤會,仍然暗中相助,其中便顯出“女強人”獨有的倔強和自信了。后來蒲天河終于得見其曠世姿容,悔不當初,婁小蘭卻憤憤而別,其性格中剛烈好勝的一面又表現出來。這才有了她后來的易釵而弁,暗中幫助蒲天河卻又和他較勁的一連串情節。事實上,其他女子對蒲天河的情義也是一種考驗。華山派九指師太一心玉成女徒和蒲天河的婚事;春如水更為上官姐妹的終身歸宿費盡心機;至于小白楊于璇,一直和婁小蘭處于亦友亦敵的矛盾關系中。婁小蘭終于以其感情的深切和執著,贏得了蒲天河的心。這樣的女性形象也留在讀者心中。
《十錦圖》屬于蕭逸作品中的名篇,讀之前使人暗想,或許又在爭什么“圖”,其實僅在作品結尾,婁小蘭投入蒲天河的懷抱時,作者才以對四周景物的描寫,織成一幅“十錦圖”。這樣的點題暗含深意,正點出了作品所揭示的武俠人生豐富多彩的畫面。
這部作品的有些情節設計使人覺得不夠合理,例如蒲天河傷失父之痛,竟忘記五岳神珠,雖然這情節引出了全書的主懸念,但總使人感到不大可能;又如木尺子和蒲天河,合作在先,反目在后,中間無甚契機,雖可以江湖多風險概之,總嫌過于簡單化,特別是木尺子算是作品中的關鍵人物,作者用于他的筆墨不少卻形象含混,究竟不能不算是敗筆。誠然,縱有一些不足,但瑕不掩瑜,“十錦圖”仍屬一幅色彩斑斕的佳作。
上一篇:《十二魔令》武俠小說鑒賞
下一篇:《千里紅線》武俠小說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