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近代散文作品·唐代·送孟東野序》簡析
韓愈著。見《昌黎先生集》,收于《古文觀止》。孟東野即著名詩人孟郊,壯年屢試不第,一生窮困潦倒,五十歲時才中進士,任溧陽縣尉,頗有懷才不遇、郁結酸辛之嘆。韓愈在他臨行前寫此贈序以勸慰孟郊,勉其振作精神,排除煩愁。文章以“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領起全篇。從自然界之“鳴”,推論人事,歷述歷史人物各種“鳴”的不同情況:有善與不善之鳴,亦有自鳴其不幸種種。在盛世時,唐、虞等古人“皆鳴之善者”,衰世亂時,有“孔子之徒之鳴”,有“莊周以其荒唐之辭鳴”,后又有“屈原鳴”以及諸子百家以“道”、“術”爭鳴的局面等等,說明各家之鳴與時代脈搏相應以及文學與社會人生的密切關系,見解非凡。全篇以“鳴”字貫穿始終,多方取譬,最后將各種不同之鳴歸結于“天意”,暗寓對不重人才之當政者的指責,為懷才不遇的孟郊鳴不平。這篇序文議論縱橫,一氣貫注,層層推論,寓意深遠,為歷代傳誦的名篇。
上一篇:《散文·兩漢·述行賦》簡析
下一篇:《散文·宋金元·送宜黃何尉序》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