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近代散文作品·兩漢·述行賦》簡析
蔡邕著。見《蔡中郎集》,收于《漢魏六朝賦選》。東漢延熹二年(159),蔡邕被宦官征召到洛陽去彈琴,因不滿于當時昏亂的朝政,走到偃師就毅然托病返回故里,并作此賦以敘述自己旅途中的所見所感,表明自己甘愿閑居以求自安的旨趣。文章緊扣“行”字,先就自己所行各地史事發抒感慨,譴責了歷史上一些違反法紀、背棄道義的行為,表彰了盡心為民、忠勇為國的歷史人物,托古喻今,表揚正義,斥責邪惡。同時文章又仍以“行”為線索,描繪了陰雨濛濛,道路泥濘,仆夫疲乏,車馬難行的惡劣氣候與旅途艱辛。并將貴族生活與平民生活作了鮮明的對比,對統治者隱含譴責。最后寫沿途目睹無不是錯亂現象,預感到衰世的即將來臨,說自己將遠離京都,回家安居。全文緊扣題旨,把對所歷各地史事的感慨同沿途景物遭遇的描繪巧妙地交織起來,使文章錯綜有致,文情倍覺生動,是紀行辭賦的上乘之作。
上一篇:《散文·唐代·進學解》簡析
下一篇:《散文·唐代·送孟東野序》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