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散文作品·夜頌》簡析
魯迅著。發表于1933年6月1日《申報·自由談》,收于《準風月談》。作者愛夜,是因為夜是誠實的,它能剝去那些幫閑文人在光天化日之下裝腔作勢的假面具,顯露出“乞憐,討好,撒謊,騙人,吹牛”的本相。同時,夜又能使涉世不深的“摩登女郎”等善良的人們擺脫困境,呼吸到“沁人心脾”的“涼氣”。而白天,則是熱鬧、虛偽和喧鬧,在“高墻后面,大廈中間,深閨里,黑獄里,客室里,秘密機關里,卻依然彌漫著驚人的真的大黑暗”,從而揭露當時國民黨反動派鎮壓革命、屠殺革命人民的罪惡統治。最后的結論是:“現在的光天化日”是“黑暗的裝飾”,“是人肉醬缸上的金蓋,是鬼臉上的雪花膏。只有夜還算是誠實的。”文章通過夜的誠實和白天的虛偽兩幅景象的對比,抒發了作者憎惡黑暗,追求光明的革命感情。全篇緊扣“頌”字,借形象以抒情,寄予奔放激越的情思,文筆老辣,意味雋永。
上一篇:《散文·清代·復魯挈非書》簡析
下一篇:《散文·大連丸上》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