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近代散文作品·唐代·辨害》簡析
羅隱著。見《讒書》,收于《中國歷代散文選》下冊。辨害,即辨別事物的利害關系。文章通過對古代史事的議論,說明做任何事情都應從全局上衡量得失,不能拘泥于一般的道德名分。先以比起,用虎豹為害則放火燒山而不顧農民莊稼,蛟蜃為害則截斷江流而不顧漁夫捕魚作為比喻,說明“所全者大,所去者小”的道理。然后用姜太公輔佐周武王伐紂和伯夷、叔齊勸阻周武王伐紂的史事,進一步說明“順大道而行者,救天下者也;盡規矩而進者,全禮義者也”的道理,從而批判了那些持空名而無實效的思想。本文深入淺出,用生動的比喻來說明抽象的道理,說服力強。
上一篇:《散文·路畔的薔薇》簡析
下一篇:《散文·過夜》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