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湘子全傳》小說簡介|劇情介紹|鑒賞
又名 《韓湘子十二度韓昌黎全傳》,錢塘雉衡山人編次。雉衡山人為明末楊爾曾別號。楊爾曾,字圣魯,又號夷白主人,浙江錢塘人,約生于嘉靖末年至萬歷年間,平生好編通俗書籍,所著小說除本書外,還有《東西晉演義》。書凡三十回。有明天啟三年金陵九如堂刊本,武林人文聚刊本,清咸豐步月樓刊本,光緒十萬卷樓石印本等。
書敘韓湘生前原為漢丞相安撫之女名靈靈,因婚姻不順心,憂郁而死,死后投胎白鶴,修煉數百年,至唐憲宗時,受神仙鐘離權、呂巖點化,又投身為韓會之子,乳名湘子。湘子幼喪父母,由叔韓愈、嬸竇氏撫養成人。及長,娶翰林學士林圭之女蘆英為妻,但湘子同房不同床,同床不同枕。韓愈一心要湘子走功名富貴道路,為他延師教讀,恰遇鐘離權、呂巖二仙,乃延之為師,后韓愈得知鐘呂二仙傳授的是修仙之道,遂斥逐之。不久,湘子遁至終南山學道,得成正果,為八仙之一。湘子成仙后,屢次變形度化韓愈,韓愈終不悔悟,反而詰難抵牾。后韓愈官至禮部尚書,諫迎佛骨,被貶潮陽,雪擁藍關,備受艱難,湘子多次點化,乃回心愿意學道。于是湘子與他一起到任,驅除鱷魚,深得潮州官民擁戴。憲宗聞之,悟韓愈冤屈,欲移內地,湘子遂作尸解法術,脫換韓愈形骸,詐說得病身亡,真身乃入卓韋山學道。其嬸竇氏與妻蘆英亦被度在江西麻姑庵修行。林圭因感韓愈全家遭遇,辭官歸鄉,湘子亦度往卓韋山修行。韓林兩家俱成正果。
關于小說主人公韓湘成仙的傳說,最早見于晚唐段成式的《酉陽雜俎》,北宋初年李昉編撰的《太平廣記》、北宋中期劉斧的《青瑣高議》皆有較詳細的記載。至元有雜劇,紀君祥的《韓湘子三度韓退之》,趙明道的 《韓退之雪擁藍關記》,明朱有墩的 《升仙記》,吳元泰《八仙出處東游記傳》等。
考昌黎年譜世系所載: 韓愈三歲即失去父母,由長兄韓會、長嫂鄭氏撫育成人。韓氏直系人丁不旺。韓愈兄弟三人,長兄韓會無子息,二兄韓介生有二子,一名百川,一名老成。后老成過繼給韓會為嗣。老成生有二子,長韓湘,次韓滂。韓愈 《祭十二郎文》 曰: “汝之子始十歲,吾之子始五歲。” 貞元十九年韓老成死時,韓湘剛十歲,長慶三年登第,官至大理丞。姚合答韓湘詩云: “子在名場中,屢戰還屢北”,又云: “昨聞過春闈,名系吏部籍。”韓愈有 《宿曾江口示侄孫湘》《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詩二首。
韓愈深受儒家思想影響,青年時汲汲于功名仕進,步入仕途后積極維護儒家正統思想的統治地位,維護國家統一,反對藩鎮割據; 提倡仁政,反對橫征暴斂; 崇尚儒學,鼓吹先王先圣之道,觝排異端,攘斥佛老。他在 《謝自然》《誰氏子》詩中,揭露了神仙方士愚弄青年男女的罪惡,尤其是他晚年寫的《論佛骨表》,集中地反映了他反對佛教道教的鮮明立場。然而由此觸怒了唐憲宗,后經裴度、崔群力救,貶為潮州刺史。但在同時,韓愈又常同僧侶道士來往,關系密切,后來有些筆記小說記載韓愈晚年喜歡“服食養生”,因誤食火靈庫雞中毒而身亡,這說明了韓愈思想的復雜性。
《韓湘子全傳》根據韓愈有關生平事跡和韓湘子成仙的傳說捏合而成。小說主人公韓湘,天生就是一個神仙的胚胎,作者賦于他清心寡欲抱全守真,反對入世做官不同一般人的思想性格。小說成功之處,主要是藝術地塑造了韓愈的形象。他汲汲于功名利祿,不僅躬身力行,而且一心要侄兒韓湘走功名富貴道路,躋身高官以后,更加篤行儒家之道,排斥佛老。由于諫迎佛骨,觸犯憲宗,險遭極刑,后在林圭、崔群等大臣拯救下,貶為潮州刺史。作者從十九回至二十二回,整整花了四回篇幅,詳盡地展衍韓愈一路上的坎坷艱辛:風雪交加,山路荒涼杳無人煙,初時還想還鄉東山再起; 直到隨從張千、李萬被虎咬去,坐騎饑寒而死,只剩下獨自一人,孤凄無依,思前想后,榮華富貴等于云煙,在此情況下,發誓“情愿修行,再不思量做官了。”遂勘破紅塵,轉而信道,入山修煉,最后成仙。韓愈由儒而道的轉變過程十分復雜,卻又自然,合情合理,形象真實地表現了封建社會中一部分士大夫“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由入世至出世的思想演變過程。
作品是作家思想的反映。作者大約生活在嘉靖末年至隆慶、萬歷年間,當時,明世宗崇尚仙道,祈求長生,明神宗貪貨好財,荒淫無恥,他們長期不過問朝政,以致宦官專權,朝政黑暗,仕途險惡,民不聊生。一些士大夫和知識分子轉而厭棄仕途,尋求清幽與世隔絕與世無爭的隱士生活。恰如煙霞外史在《韓湘子傳序》所言:“今之傳湘子者,豈有得于秋氣之奧,因駕長年之永轍,而托湘子以宣泄其梗概耶?抑果有是湘子而借其事以吐胸中之奇耶?”
如果說《三國演義》是一部三國的歷史和軍事的教科書,那么 《韓湘子全傳》 則是一部道教的教材。道教的內容大致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飛仙變化之術丹藥奇技的神通,二是清心寡欲養氣守真的人生哲理。小說一方面宣揚神仙道化的神通廣大,超越了生命,與天地共存,能知過去未來,有上天入地,呼風喚雨 (十二回)、劃地成河 (十九回)、點石成金 (十一回) 等非凡手段; 同時又演說靜坐煉丹 (第八回),以壇、爐、鼎、灶化 “身”,以鉛、汞、水、火比心、精、氣、腎,以抽添、斤兩象征煉養心性的火候,以還丹、玄珠象征煉養心性的結果。又附會上五行八卦陰陽之說,使人一下子難以看破底蘊。鼓吹五戒 (二十九回),即戒殺、戒貪、戒色、戒言、戒葷的養生之術。這些,其實質乃是以自然恬淡少私寡欲的生活與清靜虛明、無思無慮的心理求得生理上的健康長壽。道教的義理玄妙高深又枯燥乏味,通過生花妙筆的故事演繹,則可以收到形象有趣的藝術效果。
《韓湘子全傳》結構緊湊,全書三十回,前八回敘述湘子成仙,第九至二十三回敘寫湘子度化韓愈,后六回寫湘子度化竇氏、蘆英、林圭,最后一回總結前因后果,點明 “一人得道,九族升仙” 的緣果,首尾呼應一氣。煙霞外史評論道: “有《三國志》之森嚴,《水滸傳》之奇變,無《西游記》之謔虐,《金瓶梅》之褻淫” ( 《韓湘子傳序》),說得也有點道理。全書文章奇詭,筆意縱橫,富有濃厚的浪漫主義筆法。湘子成仙后回到韓府,初度韓愈,略顯神通: 用陽犀手帕蓋在石獅子身上,葫蘆內傾出一粒金丹,放在石獅子口內,含水一口,向獅子一噴,念念有詞,右手一指,頓時變成一個金獅子。張千不信,鑿下金獅子一只腳爪,仔細一看,“里面比外邊更紫黃三分”(十一回),驚得竇夫人、張千目瞪口呆。韓愈壽誕,湘子作詩、唱道情多次勸度,顯弄神通: 口吐腌臜,犬吃后立刻變成仙鶴,對人頭點,應對作詩;丹田氣海變出仙羊,也會吟詩作歌。小花籃,三百六十五份饅頭裝它不滿; 小葫蘆,十數缸壽酒灌它不盈。涉地府,除去名籍,勾銷官祿; 獻名畫,八洞仙姬侑酒謳曲。造逡巡酒,天邊甘露,紫府瓊漿; 開頃刻花,瓣生金字,預示前程。辦壽筵,天上珍肴,瑤池玉液; 影墻上,趕走麒麟,鋪排仙境,變化番僧,獻佛骨于金鑾; 巧設陷井,貶韓愈赴潮州。風雪阻路,藍關道上備嘗艱辛; 劃地成河,艄公擺渡,暗含譏諷。美女莊招贅,繃吊松梢,羞慚滿面;砍柴夫指路,語言藏鋒,驚嚇萬分。化漁夫,澗下垂釣露譏誚;扮牧童,山中尋牛含諷諫。變猛虎,拖咬張千李萬;驚韓愈,上吊自刎不成。凍死坐騎,韓愈更孤凄; 安身茅屋,始信有神仙——情節充滿了神奇的幻想和藝術想象的色彩,令人眼花繚亂,不及暇思。有的來自志怪傳說,有的沿襲歷史記載,絲毫無重復累贅之感。這些描寫并非一味荒唐怪誕,而是蘊含著深刻的社會內容,可以理解并給人以啟迪。因為它那想象的翅膀雖然自由翱翔,整部小說思想藝術的根子并未脫離現實的人間社會。
全書運用通俗流暢的吳越方言俗語、成語和雙關語、拆字法等修辭方法,語言生動明了。如十九回的 “渡人” (度人)、二十回的 “寒魚” (韓愈)、“寒退枝”(韓退之)利用諧音形成雙關,二十三回拆“韓”字為“卓韋”,拆“湘”字為 “沐目”,自然妥溜,具有一定的審美趣味。
本書敘事手法比較呆板,主要是通過人物對話展開故事情節,表現人物的思想性格,缺少應有的變化,人物的心理描寫也很粗疏,因而對本書的藝術成就有一定的影響。
上一篇:《韓擒虎話本》小說簡介|劇情介紹|鑒賞
下一篇:《飛劍記》小說簡介|劇情介紹|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