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血》小說簡介|劇情介紹|鑒賞
又名《支那哥倫波》。保定何迥著。十回,光緒乙已年(1905)上海公益書局鉛印,雅大書社發(fā)行,目錄前有“冒險小說”字樣。
清末產(chǎn)生了小說新品種“冒險小說”(或稱“探險小說”),此書即屬探險、冒險小說一類。全書以山東人查二郎與西班牙航海家哥倫布相比,敘查二郎駕“海龍船”,自任船長,率船員李大郎、倪五、王七、嚴八等人,自山東登州出海,遠航至北冰洋、美洲墨西哥、歐洲西班牙、非洲北部等地探險。
第一回模仿西方偵探小說的倒敘寫法,將第五回的驚險高潮提前。小說一開頭就描寫太平洋地震,黑浪排天,瓜哇島地動山搖。兩條巨龍在瓜哇島肆虐,又向海龍船壓來,船上人躍起與“天龍”博斗,驚心動魄,最后置天龍于死地,地震由此平息,一島生靈得以拯救。島上華僑額手相慶,稱“我們支那,才出一個冒險家。”作者在回末說: “究竟這船從支那 (按: 即中國) 哪省來,到何處去,是做什么事的呢?”從第二回起才敘出原委。
查二郎等人要顯揚中國人的威風,勝過西班牙哥倫布,從山東登州出發(fā),經(jīng)勃海,過卑令海峽,進入冰洋“探極”,直至丹麥哥里蘭島 “夜光國”。在那里受到海豹襲擊,二郎駕橡皮舢板與海豹作殊死博斗,在冰山中找到陸地,即命名為“海龍島”,并在此島過年。此后“繞行地球”,自稱“支那哥倫波”,直至墨西哥灣。他們登岸以后,二郎在角力場主動參加角力,勇勝四五十名角力家。先比武藝,再比格斗,中國武術 “耀武揚威”,所向無敵,“轟動了墨西哥一府”。角力場場主是西班牙人,對查二郎的中國武術十分欽佩,邀二郎等人同往歐洲,并請求搭乘海龍船。至西班牙,場主邀二郎等往斗力場觀斗牛。突然牛性起狂奔,二郎入場制服瘋牛,救出斗牛士,全場觀眾嘆服。角力場場主又邀二郎到他家里,請二郎演習中國拳法。第五回查二郎自述身世,自五歲至十九歲,其間習武術十二年。先到少林寺,學得少林腿功; 又至武當山,苦練拳術。中國武術有少林、武當兩大派,號稱“南拳北腿”,他融會南北,獨創(chuàng)一派。再到上海,又經(jīng)瘋道人指點,練就一身絕技,轉思遠出探險,歷兩年有余。查二郎婉辭場主的挽留; 離開西班牙,航海至太平洋瓜哇島,以下即是第一回開頭的情節(jié)。
第六回敘非洲一小村名德拉,有一富家子名加富倫,因外出旅行,被阿拉甫人俘虜,賣給康托洛酋長。這個酋長是奴隸販賣場場主,將加富倫轉賣至烏迦達做苦工。吃人部族鄂薄人占領烏迦達,加富倫懼被吃,逃入深山。正在危難之時,忽狂風大作,海風刮來五位“天神”,即查二郎等五人,救出加富倫。二郎等人聯(lián)合土蠻,把入侵者逐出烏迦達,又率眾至靈圣基國,該國酋長恰被獅子吞食。二郎赤手空拳,力搏二獅,降服眾蠻,被土蠻尊為酋長。又率眾橫越沙漠,至吃人部族惡漢國,征服鄂薄部族,并出令: “一不準吃人,二不準販奴,三不準搶物。”再引蠻兵攻吃人的薩撲達族,殺死無算,俘獲千余。三處次第歸化,二郎等查明地畝,均分田產(chǎn),分撥人員駐守。經(jīng)過整治,三國統(tǒng)一,鄰近小蠻國也紛紛歸附,于是成立“合眾國”,查二郎與李大郎分任合眾國正副統(tǒng)領。鑒于 “土蠻不曾開化”,二郎聘請教習,開學堂,辦工廠,訂章程,“整理得人物并盛,氣象一新”,以至將“抄殺搶擄的惡習,變了急公尚義的美德”。查二郎政績斐然,終于 “為中國人揚眉吐氣”。
盡管這部小說內容荒誕,藝術上也不成熟,但是在題材的開拓和結構的創(chuàng)新方面,還是值得一提的。
自從西方列強用炮艦敲開了中國的大門以后,所謂“歐風美雨”浸淫日久。隨著西方小說的翻譯介紹漸多,清末開始出現(xiàn)了冒險、探險、科幻等小說,題材擴展,門類增多,打破了中國小說傳統(tǒng)的題材范圍。本書以探險、冒險為主,又含有科幻小說的成分。作者似乎痛感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的侵略,于是有意安排查二郎航海探險,遠至北極冰洋、美洲墨西哥、歐洲西班牙,證明 “支那哥倫波”勝過西班牙哥倫布,作者又宣揚中國武術在世界各地的 “耀武揚威”,中國傳統(tǒng)文化遠勝于西方文化。不僅如此,上半部小說的主人公只是個 “拳術家”,糾糾武夫,而下半部儼然成了政治家。作者讓查二郎等人到達非洲,憑中國武術征服烏迦達等國,在那里仿照西方國家的政體成立“合眾國”,并按西方國家的模式發(fā)展經(jīng)濟、文化,使“不曾開化”的部族變成“文明社會”。透過這些異想天開、荒誕不經(jīng)的情節(jié),不難看出作者其實是在宣揚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的政治理想。
中國小說發(fā)展到晚清,進入了中西小說技法融匯的時期。當時既有固守傳統(tǒng)型的小說,也有基本采用傳統(tǒng)模式,“嫁接”部分西方小說技法,在敘述方式、結構面貌、文體等方面或多或少有所變革。這部小說就體現(xiàn)了由傳統(tǒng)型小說向現(xiàn)代型小說轉變的過渡期所特有的形態(tài),如小說的開頭是這樣寫的:
早晨起了一陣風, 飛沙走石……只聽得璜瑯瑯幾聲, 桌上的茶杯的溜溜碰了幾陣,跟著掉在地下。俯身去拾,凳子一歪,連人也撲下去。但見床哩,櫥哩,墻哩,一切無機物件哩,都象變了一種特別的動物,在那里轉起來,才知是地震了……再料不到揮揮霍霍,連閃幾道電光,刮喇喇便就平地響了幾萬道霹靂,海邊靠的輪船哩,帆船哩,沒一船不喊: “漏水了!” 卻不是觸的礁,是有幾萬道瀑布,纏著刮天刮地的大風,從空中直送下地。岸上許多大樹護根的泥土被雨洗凈,承不住風的重,望下平倒,側面帶塌了幾座房屋,正面便望一只雙桅單煙筒輪船壓下。船上水手哭哭啼啼,都道: “這回沒命了!” 只見舵樓內跳下一個窄袖緊身、軍帽皮靴、三十許的壯年,飛一腳,樹便倒下海中; 揮一拳,樹便撲回岸。水手們喜道:“不是查二哥的神力,怎能保這船沒事!”正自喜哩,一陣腥氣刺入鼻中,陡見船篷盡數(shù)刮上半空,雨勢翻江倒海般,打的人一個個挫在甲板上,不得展動,只叫 “天后娘娘”! 居然前后四碗大燈籠,閃閃爍爍,直望這船射來,以為 “天后”派來的神將,哪知光近處,有鱗有角,竟是兩條大大的怪物,蜿蜒飛舞而來。水手們又哭哭啼啼的喊道:“查二哥呵,這回真沒命了!”只見查二哥右手抱胸,左手疊兩個指頭,緊點到燈籠上,正是怪物的眼睛,那怪物躲不及,一只眼已被點瞎了……直到交過寅時,風也停了,雨也止了,雷也沒有聲了,電也沒有光了……瓜哇島的華人,三一簇,四一堆,相顧嘆息道:“我們支那,才出一個冒險家,怎就遭這般不幸……”說了半天。
究竟這船是從支那哪省來,到何處去,是做什么事的呢?
上面這一段描寫太平洋瓜哇島的地震、海嘯、暴風雨的情景,以及查二郎的英勇行為,顯然是在生硬模仿西方小說的情節(jié)和結構。作者仿照西方小說制造“懸念”的倒敘手法,把第五回中驚心動魄的情節(jié)高潮提前到小說的開頭,以期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書中敘描北極的極光、北冰洋景物,墨西哥、西班牙、北非洲的風土人情,同時在敘述方式、文體以至語態(tài)語調等方面,也有意模仿西方的探險小說。盡管這種模仿是生硬的、不成熟的,小說內容不無荒誕之處,有些地方甚至違反自然地理常識,但作為一部完整的冒險、探險類小說新品種的初期作品來看,還有著一定的資料價值和欣賞價值。
上一篇:《燕子箋》小說簡介|劇情介紹|鑒賞
下一篇:《玉支磯》小說簡介|劇情介紹|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