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窗異草《落花島》原文|注釋|賞析|譯文
申無疆,字仲錫,跨鶴維揚,[1]歷有年所。一日,遇海商于市肆,與坐談,歆其獲利之美,[2]乃以數千金畀其子若侄,[3]使合伙焉。子名翊,頎而白皙,且善謳,年僅廿二三,海舶人咸喜之。比入大洋,舟如一葉。翊年少未慣洪濤,因驚遂臥病,欹枕呻吟,恍惚若寐。夢中聞有人語曰:“落花島中花倒落。”翊素不能文,覺而語其侶,雖熟歷海境者莫能舉其名。一客頗嫻吟詠,笑曰:“何不云‘垂柳堤畔柳低垂’?句雖佳,猶有對者。”眾與翊皆稱妙,翊因默識于心。無何,病益劇,未及抵岸,竟卒于舟。其從兄某大慟,草草殮訖,載柩而行。
而翊則罔知其死,頓覺身輕,都無窒礙,因思效列子御風,[4]遨游水面,雖風濤洶涌,毫無沾濡,不禁大喜。猶憶落花島之名,竊計其境必不凡,頓欲往游。轉瞬即得一山,形如覆盂,懸于波際,其色若蜀錦,五色繽紛,且香氣濃郁,馥馥數百里,心愛好之。奮身以登,旋已舍水就陸。西行里許,見若山口者,遂入之,則坦坦康莊,無復巉巖之象。山徑皆落花,約寸許,別無隙地。踏花前進,滑軟如茵褥,而香益襲鼻,神氣為之發越。[5]環矚皆茂樹合抱,花即生于其上。細玩之,諸色俱備,濃淡相間,香如庾嶺之梅,[6]而馥郁過之。尚有存于樹杪者,則低枝似墜,繞干如飛,亦多含苞欲吐者,竟蓋四時咸有焉。欣然前行,約數百步,花益繁而落者益厚,且四望并無屋宇,即山之層巒疊嶂,亦隱現于花中,不以全面示人。
翊至此心曠神怡,小憩于梅花樹下,發聲一謳,花益簌簌自落,若細雨然。俄聞嬌音叱曰:“何來妄男子!此仙人所居,豈汝行樂地耶?”翊急視之,則一美女子,通體貼以落花,宛如衣錦,手一小竹籃,亦貯落英,徐徐自樹后出。翊起逆致揖,告以所來。女微哂曰:“汝一齷齪商,何福至此?雖然,不可謂為無因。予有一語,久無能對者,汝能,則留宿于此,且有佳處與若棲身,否則宜遠飏,不容再溷仙境。[7]”翊貪勝地,兼戀麗容,頓忘其拙,毅然請命。女因朗誦一句,則固夢中所聞也。翊喜出望外,即應聲以客所屬者對之。女稱善,良久,慨然曰:“此才殆由天授,吾不能恝然于子矣![8]”直前笑把其袂曰:“行,行,請與妾歸!花密處即是予家。”翊悅而從之。至則籬落四圍,遠望亦綺綰繡錯,[9]蓋皆以花片砌成者。逡巡間,得其門,乃巨樹二株,柯交于上,儼有闬閎之象。[10]女遜翊入,中無數椽之屋,幾榻皆以彩石,盡鋪落瓣。仰而窺其上,莫見天日,亦茂干為之庇蔭,花葉周遮,恍一天造地設者。女未延坐,即治具,曰:“郎餒矣,枵腹不可以晤言。[11]”于是盡傾筐筥,而湘之烹之。[12]及進饌,花之外無兼品,翊疑慮不敢食。女笑曰:“此仙人所餌,啖之無傷也!”翊試嘗之,甘香肥美,視人間粱肉如塵土。女又進百花釀,味尤芳冽,吸之如醍醐。[13]須臾,神清氣爽,飄飄欲仙。翊固不自知其鬼,遂竊幸長生可以立致。食已,始相款洽,漸及諧謔。女情不自禁,一振衣而群花皆落,皓體生輝,乃與翊歡合于石榻之上,備極綢繆,兩情深相繾綣。已而女覺其非人,詫曰:“郎何有形而無質也?幸早語我,勿使自誤。”翊亦自思:“予何得至此?且海亦如何可浮?”因撫膺大戚。女止之曰:“慎勿悲,鬼而仙,猶愈于人而鬼也。況有術在,子何憂?”因出一瓷罌,內貯清泉斗許,遍沃翊身,曰:“此百花之液,妾晨起收之,實天漿甘露之屬。人浴之而成仙,鬼浴之變成形。加以服食,更采花之精英餌之,則鬼仙不難立證。第妾數百年之積蓄,一旦為郎耗矣!”語次,翊覺沃處肌骨堅凝,非若向之虛而無寄者,此心乃釋然。自視其衣,則本屬烏有。女以花為之被服,而粲兮爛兮,兩人相對,不啻錦羽鸂鶒。[14]女晝與翊出,采花共飧;暮與翊歸,席花同夢。其所衣者,臥則一拂而盡,無事解脫;醒則繞樹徐行,瞬息曳婁。[15]其地無寒暑,亦無晝夜,以花開為朝,花謝為夕,衣食一出于花,寢息即在于花,方丈、蓬壺不獨擅勝焉。[16]
數年,翊忽謂女曰:“賴子再生,宜諧永好。但親老弟少,欲歸省視。子其許我乎?”女正色答曰:“此君之孝也,妾敢不勉成君志?第以鬼出,以人歸,爾墓之木拱矣,[17]誰其信之?”翊曰:“姑試一返,予亦不克久留。”女徑聽其行,且以花葉為翊制衣,俄頃即成華服。臨別贈以一甌,囑曰:“饑則飲此,慎毋食煙火物,食則神氣日薄,不可以生。酒盡宜速返,勿再留。”翊約以匝月,即行。至海,仍復如踏平地,遂不假舟楫,直達越省。比至揚,仲錫已老,弟皆成立。翊突入,咸疑其鬼,驚避之。獨仲錫抱持而泣曰:“予誤兒!兒歸,其憾我乎?”翊立白其為人。仲錫曰:“汝兄言汝不幸,前歲攜櫬歸,葬于祖塋。”翊乃詳其顛末,人皆愕然。郡中有杖者,[18]少曾航海,聞島名,恍然曰:“是誠有之。島在東海之偏,人罕能至。予曾經其處,聞系神仙所居,無徑可入,至今猶仿佛其風景。”人因稍釋厥惑然。仲錫在揚猶客居,翊侍膝下數日,不飲亦不食。浹旬,[19]忽失其所在。
外史氏曰:百花之精,人餌之可以延年,不謂鬼服之竟以登仙也。申翊借人成事,游香國得佳偶,且以躋壽域。何事桃源中人,[20]不以鬼為憎,反羞與人為好哉?是誠吾所不解者。
【注釋】 [1]跨鶴維揚:像神仙似地優游于揚州。跨鶴,謂仙人駕鶴飛行,優游天下。 見《云笈七簽》。維揚,揚州。 [2]歆(xin):羨慕,悅服。 [3]畀(bi)其子若侄:畀,給與。子若侄,兒子與侄子。若,及。 [4]列子:即列御寇,戰國時道家,鄭人。《莊子》說“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返”,已把他形容成為神仙了。 [5]發越:激揚,散播。 [6]庾(yu)嶺:即大庾嶺,又名梅嶺,在江西和廣東兩省交界處。 [7]溷(hun):混濁。篇中作動詞用,意為污濁。 [8]恝(jia)然:忽略、無動于衷的樣子。[9]綺綰(wan)繡錯:彩綢繡錦交錯纏結,相互輝映。綺,有花紋的絲織物。綰,纏結,鉤聯。繡,繡花的絲織物。錯,交錯。 [10]闬閎(hanhong):古代的巷門。 [11]枵(xiao)腹:空著肚子,饑餓。枵,空虛。 [12]湘之烹之:烹煮。湘,烹煮。《詩·召南·采蘋》:“于以湘之?維锜及釜。” [13]醍醐(ti hu):甘美的奶酪。 [14]蘋鶒(xi chi):一種水鳥,形似鴛鴦而色多紫,故又稱“紫鴛鴦”。 [15]曳婁:穿衣。《詩·唐風·山有樞》:“子有衣裳,弗曳弗婁。” [16]方丈、蓬壺:古代傳說中的二神山名。《史記·秦始皇本紀》:“齊人徐市等上書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相傳因神山形似壺,故又稱方壺、蓬壺。 [17]墓木拱矣:墳上的樹木長得可以合抱了。拱,兩手合抱。[18]杖者:老人。《論語·鄉黨》:“鄉人飲酒,杖者出,斯出矣。”[19]浹(jia)旬:一旬,十天。浹,周匝。 [20]桃源:東晉陶淵明《桃花源記》,稱漁人曾到桃花源,此地為秦時避亂者的后裔所居,與世隔絕,過著自耕自足的安定生活。后用以借指隱者或仙人居住的地方,又稱“世外桃源”。
【譯文】 申無疆,字仲錫,優游揚州,已客居多年。一天,他在集市上遇到做海外貿易的商人,與他們坐下來交談,羨慕他們獲利豐厚,就把數千兩銀子付給兒子及侄兒去與海商合伙做生意。他的兒子申翊,身材修長,面皮白凈,而且擅長歌唱,年紀才二十二三,船上的人都喜愛他。等進入大海,船如一片樹葉。申翊年輕,沒有經過洪濤駭浪,由于驚恐而病倒了,倚著枕頭呻吟,恍恍惚惚地睡著了。睡夢中,他聽到有人說:“落花島中花倒落。”申翊平時不甚讀書,醒后把這句詩告訴伙伴,其中雖有熟悉海域地理的人,也不知道落花島是什么地方。有位旅客很善于寫詩,笑著說:“你為什么不對答“垂柳堤畔柳低垂’呢?他那句詩雖然好,還是可以對上的。”眾人與申翊都齊聲叫好,申翊就默默記在心里。不久,申翊病情更加嚴重。不等靠岸,就死于船中。他的堂兄放聲大哭,草草收殮后,便運載他的棺材返回了。
但申翊卻不知自己已死,頓然覺得身輕如燕,往哪里走都毫無阻礙。因此他想效法列子乘風而行,自由地出游于海面上,雖然波濤洶涌,衣物上卻毫無水珠,不由得欣喜萬分。他仍然記得落花島的名字,心想那里一定是個仙境,就想去游覽。轉眼間看見一座山,形狀如倒置的水盂,懸在波濤之中。山的顏色像蜀錦般斑斕,五彩繽紛,并且散發著濃郁的芳香。香飄數百里之外,心中十分高興。他用力一躍,就離開水面而降落于島上。他向西走了一里多路,看到一個山口,過山口后,便是平坦的大路,不再有險峻的山石了。山路上到處都是落花,大約有一寸多厚,幾乎看不到空隙。申翊踏著落花向前行進,腳下柔軟光滑,就像鋪著軟綿綿的褥子似的,而且香氣撲鼻,令人神清氣爽。向四周望去,到處都是茂盛的樹木,粗可合抱,花就開在枝頭葉間。仔細觀賞,各種顏色的花都有,濃淡相映,其芳香就似庾嶺的梅花而香氣更加濃郁。還有長在樹梢上的花,把樹枝壓得低垂,似乎就要飄落下來;而落花卻像蝴蝶,圍繞著樹干翩翩飛舞;也有的花正含苞欲放。大概這里的花是四季常開。申翊樂滋滋地踏花前進,走了有數百步,樹上的花更加耀眼,地上的花也越來越厚。放眼四望,周圍并無房屋,就是層巒疊嶂的山峰,也隱現在萬花叢中,難以看到全貌。
申翊這時已心曠神怡,就停于梅花樹下休息,放聲高歌,花瓣紛紛飄落,就像細雨一樣。忽然聽到嬌嫩的聲音斥責道:“哪兒來的狂妄之徒!這里是仙人居住的地方,豈是你行樂的場聽?”申翊急忙觀看,見一位美麗的女子,全身披著落花,就像穿著錦衣,手提一只小竹籃,也裝著落花,從樹后緩緩而來。申翊連忙起身迎接,作揖施禮,說明自己的來歷。女子略帶嘲笑地說:“你一個滿身銅臭的商人,怎么能有福分來到這里?雖然這么說,也不能說你沒有緣分。我有一句詩,很久以來沒有能對上的人,你如果能對,就可以留下,而且有一個好住處供你起臥;對不上,則請你遠走高飛,不允許再污濁仙境。”申翊貪戀勝地,又迷戀美女,頓時忘記自己胸無點墨,竟毅然請求出句。女子即朗誦一句,正是夢中所聞“落花島中花倒落”。申翊喜出望外,即應聲對道:“垂柳堤畔柳低垂。”女子非常滿意,許久,才感慨地說:“這樣的才能,大概是上天賜予的,我不能忽視你而無動于衷了!”她徑直走到申翊面前,拉著他的袖子,笑著說:“走,走,請與我一起回去,那繁花深處就是我的家。”申翊高興地跟隨她走,到了家,只見四周圍著籬笆,遠望就像彩綢繡錦交相輝映,原來是用花瓣堆砌而成的。遲疑間才找到門,竟是兩棵大樹,樹枝交錯相接,儼然像巷門的樣子。女子邀請申翊進門,便見院內并無房屋,桌、床都用彩石充當,鋪滿落花。抬頭仰望,不見天日,也是茂密的枝葉覆蓋,繁花遮蔽,仿佛是天造地設的居室。女子還沒請他就坐,就去準備飯食,說:“郎君想必餓了,空著肚子無法交談。”她就把竹籃中的花瓣全倒出來,烹煮一番。等到吃飯的時候,但見桌上除了花外,沒有其他食品,申翊猶豫不敢吃。女子笑著說:“這是仙人的食物,吃而無害!”申翊小心地品嘗,覺得滿口香甜,人世間的稻粱魚肉與它相比就像塵土一樣。女子又呈上百花酒,酒味芳香清涼,喝下去就像甘美的奶酪。一會兒,就感到神清氣爽,飄然欲仙。申翊本不知自己是鬼,所以暗暗地慶幸自己立即可以長生不老。飯畢,二人才開始親切交談,越談越親近。女子情不自禁,一抖擻,身上的花瓣都飄落下來,露出潔白的玉體,二人就在石床上作愛,情意更加纏綿。不久,女子覺察申翊不像是人,驚奇地問:“郎君為什么有形體而無骨肉呢?請早告訴我,不要耽誤了自己。”申翊也自己思忖:“我怎么會到這里來呢?而且茫茫大海,我又怎么可以浮游過來呢?”因此才想到自己已死,不由得撫胸大哭。女子勸他說:“不要悲傷,鬼是可以成仙的,還比人死后成鬼好呢!何況我自有辦法,你何必憂愁?”接著就取出一個瓷罐,里面盛著一斗多泉水,便用泉水澆遍申翊的身體,說:“這是百花之液,我每天早晨都去采集,實在是天漿、甘露一類仙品。用它沐浴,人可以成仙,鬼可以成形。再加以服食,吃花的精華,就可以很快成為鬼仙。只是我數百年的積蓄,一下子就被郎君耗用盡了!”說話中間,申翊覺得澆過泉水的地方肌膚筋骨都凝固了,不像以前那樣虛飄,心里寬慰多了。自己看身上無衣,全身裸露,女子便用花做衣服為他穿上,衣服燦爛奪目,二人相對站立,不異于一對羽毛絢麗的“紫鴛鴦”。女子白天與申翊一起出去,采花同食;晚上二人一起回來,同睡在花床上。他們穿的衣服是花做的,睡覺時一抖身就脫落,不用解脫;醒來則繞著樹木慢慢地行走,一會兒就穿上花衣。島上沒有冬夏之分,也沒有白天黑夜之別,以花開為早晨,花謝為晚上,吃、穿是花,睡覺、憩息也在花上,方丈、蓬壺二神山也不過如此吧。
數年之后,申翊忽然對女子說:“我依賴你才重新獲得生命,本應白頭偕老。但父親年老,弟弟還幼小,我想回家探望。你能答應我嗎?”女子嚴肅地答道:“這是你的孝心,我怎么敢不幫助你實現?不過你是做鬼后出來的,現在以人的面目回家,你墳墓上的樹木已很高大了,誰會相信你活著呢?”申翊說:“不妨回去一次試試,我也不會長住。”女子同意他回去,并且以花葉為他做衣,頃刻間就制成了華麗的衣服。臨行時,女子送他一瓶仙酒,叮囑道:“餓了就喝酒,切記不能吃人世間食物,如果吃了你的精神就會一天天衰退,不能再生。酒喝完了立即回來,不要再停留。”申翊約好一個月后回來,就起身了。到了海上,他仍然踏波浪如履平地,就不用乘船,飄然過海,直到浙江。等到了揚州,這時父親仲錫已是老人,弟弟也都長大成人。申翊突然回家,家人全都驚疑他是鬼而慌恐地躲避,只有仲錫抱著他大哭,說:“我害了兒子!你回家來,是因為怨恨我吧?”申翊立即說明自己是人。仲錫說:“你堂兄告知了你病亡的噩耗,前年又運載你的棺材回來,已埋葬在祖墳內了。”申翊便詳細地講述了事情的經過,眾人都驚愕不已。當地有個老人,年輕時曾周游海外,聽說過落花島的名字,恍然大悟道:“確實有這個地方。島在東海邊上,很少有人能去。我曾經到過那里,聽說是神仙居住的地方,無路可走,直到今日還能依稀記得它的景致呢!”眾人這才漸漸消除了疑惑。仲錫在揚州還是客居,申翊在他身邊服侍了好幾天,卻不吃也不喝。十天以后,申翊忽然不辭而別,不知去向。
外史氏說:百花的精華,人吃了可以益壽延年,想不到鬼吃了竟可以成仙。申翊借助他人辦成了大事,游歷香花之境又得到美麗的配偶,而且躋身仙人行列。不知為什么落花島上的仙人,不厭惡鬼,反疏遠人呢?這確實是我一直疑惑不解的事情。
【總案】 這是一篇作者杜撰的“世外桃源”的故事,那無邊的花樹,那鋪滿鮮花的小路,那花墻、花床,吃花、穿花,還有那飲了可以成仙的百花酒,令人心馳神往,嘆為觀止。但這大概只是作者的幻想,這種“花的世界”只能是現實生活中的烏托邦。然而本篇奇幻的故事,跌宕的情節,尤其是揚厲鋪張的流利文筆,敘事狀物的細膩描寫,幾可與《聊齋》比肩,大概在中國古代文言小說中,也是優美的名篇之一。
周晶
上一篇:《鶯鶯傳》原文|注釋|賞析|譯文
下一篇:《虬髯客傳》原文|注釋|賞析|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