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楹聯·顏真卿
京兆萬年人。字清臣。玄宗開元中舉進士,遷殿中侍御史,為楊國忠所惡,出為平原太守,故世稱顏平原。安史之亂,以平原抗賊,饒陽、濟南等十七郡自歸,推真卿為盟主。后入京,歷官至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開國公,世稱顏魯公。德宗時,李希烈叛亂,宰相盧杞銜恨使真卿往勸諭,為希烈所留,忠直不屈,被縊殺。
真卿為瑯琊顏氏后裔,其家世學淵博,工于尺牘文字。又從褚遂良、張旭得筆法,受姻戚陳郡殷氏影響,其正楷端莊雄偉、氣勢開張、行書遒勁舒和。古法為之一變,自成一格,人稱“顏體”。他的書法藝術對于東晉以后在書壇上占據統治地位的,以王羲之父子、虞世南、褚遂良等人為代表的一派(即被后人指為“南派”的)書法來說,不論在筆法、結構、布局和墨法各方面,都有巨大的突破和創新。
顏氏的書法創作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50歲(7”58)以前屬于前期,這是其向古人和民間書法學習并消化吸收的階段,楷書代表作《千福寺多寶塔碑》和《東方朔畫贊》。50歲~60歲(768)是顏真卿書法創作的中期,楷書代表作《鮮于氏離堆記》、《贈太保郭敬之廟碑》標志其剛健雄厚,大氣磅礴的獨創風格已經形成。這一期行書作品《祭侄季明文稿》、《與郭仆射書》、《劉中使帖》。60歲時寫完《顏勤禮碑》,這標志著他的書法藝術進入了完全成熟的后期。
上一篇:舞蹈·霓裳羽衣舞
下一篇:書法楹聯·顏真卿祭侄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