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西達
系東方文學一種正式頌詩的名稱。該體裁起源于6世紀伊斯蘭教產生之前的阿拉伯,后為波斯、土耳其和烏爾都詩人所借用。其主題可為頌贊、諷刺、尚武,或悼念;后來又擴大到包括宗教的、神秘的、說教的,甚至政治方面的內容。夸西達體詩歌可長達100多組雙行詩,一韻到底。最著名的作品是《穆阿萊葛特》,這是七篇關于異教阿拉伯的詩作;而最善于作這種詩的代表人物當推阿拉伯的穆太奈比(卒于955年)、伊本·阿爾·法里德(卒于1235年),波斯的安瓦里(卒于1190年)、卡夸尼(卒于1200年)、魯米(卒于1273年)和薩迪(卒于1291年)。在西方詩歌中,丁尼生(1809—1892)的《洛克斯利堂》(1826)和約翰·弗萊徹(1579—1625)的詩劇《哈森》以及德國詩人奧古斯特·普拉滕(1796—1835)等都曾采用夸西達體。
上一篇:夜深沉
下一篇:奧伊道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