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梁佩蘭
字芝五,一字藥亭,號郁州。南海(今廣東廣州)人。少即工文,日記常數(shù)千言,通五經(jīng)百家之學(xué)。清世祖順治十四年(1657)鄉(xiāng)試第一,時年二十六,詩名已播海內(nèi)。會試屢不中,遂砥礪文學(xué),究心詩事,與海內(nèi)名士相唱酬,聲名籍甚。圣祖康熙二十七年(1688),中徐乾學(xué)榜進士,選翰林庶吉士。在館一年,告假歸鄉(xiāng),清潔自好,流連詩酒,為鄉(xiāng)邦所重。番禺王隼嘗選佩蘭、屈大均、陳恭尹之詩為《嶺南三大家詩選》,與“江左三大家”相抗衡。康熙四十二年,詔令詞臣在籍者進京就職,復(fù)人都,逾月散館,以不黯滿文,革庶吉士。次年,歸鄉(xiāng),結(jié)社蘭湖,與同邑程可則、番禺王邦畿、方殿元、方遠、方朝、陳恭尹稱“嶺南七子”,逾年卒。佩蘭詩多描寫風景與酬贈之作,如:“我有荔枝酒,遲君不肯來。別離無限意,相送越王臺。”“珠海光如雪,珠娘倚棹歌。虎門潮水至,為爾導(dǎo)風波。”(《送汪寓昭、查德尹歸馀杭》)這類贈別之作不僅感情真摯,而且?guī)в袧庥舻哪蠂省F湓娭杏幸恍┟鑼憚趧尤嗣裆a(chǎn)與生活的作品,如《采珠歌》、《采茶歌》、《樵父詞》、《歲維癸未行》、《雀飛多》,不僅再現(xiàn)了勞動人民生產(chǎn)勞動的場面,也反映了他們在沉重壓迫、剝削下的痛苦;也有少量表現(xiàn)故國之思的作品,如:“至今亡國淚,灑作粵江流。黑夜時聞哭,悲風不待秋。海填精衛(wèi)恨,天墜杞人憂。一片崖山月,空來照白頭。”(《秋夜陳元孝獨漉堂讀先大司馬遺集感賦》)佩蘭長于古體,以歌行聞于嶺南。其代表作品《易水行》、《日本刀歌》、《惠州王紫詮太守筑羅浮子曰亭落成作歌》、《養(yǎng)馬行》等皆神足氣健,光怪陸離,在嶺南三家中獨具特色,與嶺南前輩詩人黎遂球頗有一致之處。著有《六瑩堂集》。《清史稿》卷四八四、《清史列傳》卷七一并有傳。吳榮光為撰墓碑。
上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桐江續(xù)集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xué)研究·梅堯臣集編年校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