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神記《吳王小女》原文|注釋|賞析|譯文
吳王夫差小女,名曰紫玉,年十八,才貌俱美。[1]童子韓重,年十九,有道術(shù)。女悅之,私交信問,許為之妻。重學(xué)于齊魯之間,臨去,屬其父母,使求婚。[2]王怒,不與女。玉結(jié)氣死,葬閶門之外。[3]三年重歸,詰其父母,父母曰:“王大怒,玉結(jié)氣死,已葬矣。”重哭泣哀慟,具牲幣,往吊于墓前。[4]玉魂從墓出,見重,流涕謂曰:“昔爾行之后,令二親從王相求,度必克從大愿。[5]不圖別后,遭命奈何!”玉乃左顧宛頸而歌曰:[6]“南山有烏,北山張羅。烏既高飛,羅將奈何![7]意欲從君,讒言孔多。[8]悲結(jié)生疾,沒命黃壚。[9]命之不造,冤如之何![10]羽族之長,名為鳳凰。[11]一日失雄,三年感傷。雖有眾鳥,不為匹雙。故見鄙姿,逄君輝光。[12]身遠心近,何當(dāng)暫忘。”歌畢,噓唏流涕,要重還冢。[13]重曰:“死生異路。懼有尤愆,不敢承命。[14]”玉曰:“死生異路,吾亦知之。然今一別,永無后期。子將畏我為鬼而禍子乎?欲誠所奉,寧不相信。”重感其言,送之還冢。玉與之飲宴,留三日三夜,盡夫婦之禮。臨出,取徑寸明珠以送重,曰:“既毀其名,又絕其愿,復(fù)何言哉!時節(jié)自愛。[15]若至吾家,致敬大王。”重既出,遂詣王,自說其事。王大怒曰:“吾女既死,而重造訛言,以玷穢亡靈。此不過發(fā)冢取物,托以鬼神。”趣收重。[16]重走脫,至玉墓所訴之。玉曰:“無憂。今歸白王。”王妝梳,忽見玉,驚愕悲喜,問曰:“爾緣何生?”玉跪而言曰:“昔諸生韓重,來求玉,大王不許,玉名毀義絕,自致身亡。[17]重從遠還,聞玉已死,故赍牲幣,詣冢吊唁。[18]感其篤終,輒與相見,因以珠遺之。[19]不為發(fā)冢,愿勿推治。[20]”夫人聞之, 出而抱之,玉如煙然。
【注釋】 [1]夫差(?—前473):春秋末期吳國君主。事跡見《史記·吳太伯世家》。 [2]齊魯:春秋時的兩個諸侯國,都在今山東省境內(nèi)。屬:通“囑”。 [3]結(jié)氣:愁思郁結(jié)。閶門:吳國都城姑蘇(今江蘇省蘇州市)城門。 [4]慟(tong 痛):極度悲痛。牲幣:祭祀用的牛、羊、豕和幣帛。 [5]令二親:您的父母。令:尊稱之詞。度(duo 奪):測度,料想。克從大愿:能滿足美好心愿。克:能。 [6]左顧宛頸:引頸向左回望。 [7]“南山有烏”四句:紫玉用烏比自己,用羅(捕鳥的網(wǎng))比韓重,意思是自己已死,韓重回來也無用。 [8]孔:甚,很。 [9]黃壚:黃泉。 [10]命之不造:命運不濟。造:成就。 [11]羽族:鳥類。 [12]鄙:自謙之辭。見:顯現(xiàn)。[13]要:同“邀”。 [14]尤愆(qian千):罪過。 [15]時節(jié)自愛:四時季節(jié)交替的時候要保重身體。 [16]趣(cu促):催促。[17]諸生:儒生。 [18]赍(ji饑):帶著。 [19]篤終:感情深厚,有始有終。篤:厚。 [20]推治:推究治罪。
【譯文】 吳王夫差的小女,名叫紫玉,年齡十八歲,才貌雙全。童子韓重,年齡十九歲,有道術(shù)。紫玉喜歡他,暗中互相派人送信,許下做韓重的妻子。韓重游學(xué)于齊魯兩地,臨走,囑咐他的父母,讓他們?nèi)ハ騾峭跚蠡椤峭醮笈患扌∨W嫌癯钏加艚Y(jié)而死,葬在城門外。三年后韓重歸來,追問父母,父母說:“吳王大怒,紫玉愁思郁結(jié)而死,已經(jīng)埋葬了。”韓重哭泣悲痛,備辦好祭祀物品,去紫玉墓前祭奠死者。紫玉鬼魂從墳?zāi)怪凶叱觯姷巾n重,流著淚說:“昔日你走了之后,你的父母來向我父求婚,我揣度能夠滿足美好心愿,不料分別之后,遭遇死亡,能怎么辦!”紫玉引頸向左回顧吟道:“南山有只烏,北山張羅網(wǎng)。烏已經(jīng)高飛,網(wǎng)能怎么辦。意欲從夫君,讒言卻甚多。悲痛郁悶成疾,命歸黃泉。命運不濟,冤能怎樣!鳥類之長,名叫鳳凰,一天失去雄鳥,三年傷感。即使有眾鳥,也不能匹配,所以顯現(xiàn)陋姿,遇見夫君方增光輝。身隔遠心卻很近,何日能夠忘卻。”吟罷,抽噎流淚,邀請韓重去墳?zāi)埂mn重說:“死生不是一條路。害怕招來罪過,不敢遵從吩咐。”紫玉說:“死生不是一條路,我也知道。然而今日一別,再無相見之日。你大概害怕我是鬼魂會給你帶來災(zāi)禍?愿把誠摯的心奉獻給你,你怎能不相信呢?”韓重被她的話所感動,送她回墳。紫玉與韓重一起飲宴。留韓重三天三夜,極盡夫妻之禮。韓重臨離開墳?zāi)箷r,紫玉拿出一寸明珠送給韓重,說:“已經(jīng)毀掉名聲,又?jǐn)嘟^愿望,還有什么可說的?四季交替的時節(jié)要保重身體。如果到我家,請向大王表示敬意。”韓重出來后,去拜見吳王,訴說此事。吳王大怒說:“我家小女已死,你卻編造謊言,來污辱死者。這不過是挖墳得到的東西,假托于鬼神。”催促左右拘捕韓重,韓重逃走,到紫玉墓前訴說。紫玉說:“不要擔(dān)心。我現(xiàn)在就回去告訴大王。”吳王正在梳妝,忽然看見紫玉,驚喜交集,問:“你怎么生還的?”紫玉跪下說:“昔日儒生韓重,前來請求娶玉,大王不答應(yīng),紫玉名毀義絕,自己導(dǎo)致死亡。韓重從遠方歸來,聽說玉已死,就帶著祭祀物品,來墳?zāi)箲{吊。我感念他的情感純厚,有始有終,就與他相見,贈送給他明珠。不是挖墳所得,希望不要推究治罪。”吳王夫人聽到后,出來擁抱紫玉,紫玉卻像輕煙一樣消失了。
【總案】 本文描述了一個情調(diào)凄婉的愛情悲劇,歌頌了紫玉同韓重的真摯愛情,表現(xiàn)了封建婚姻制度對青年男女的殘酷迫害。吳王小女紫玉與書生韓重相愛,遭到吳王阻止而釀成悲劇。紫玉為情而死,為情而冥會,為情而救韓重,熱情執(zhí)著,生死不渝,形象非常生動感人。特別是從墓中出來與韓重相見一段,哀婉凄絕,楚楚動人。人鬼戀愛,是出于對現(xiàn)實生活不滿而產(chǎn)生的一種浪漫主義的幻想。在《搜神記》中此類故事較多,這是較突出的一篇。
張繼紅
上一篇:紀(jì)聞《吳保安》原文|注釋|賞析|譯文
下一篇:鬼董《周寶》原文|注釋|賞析|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