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王嘉·漢太上皇
亦題《鑄劍工人》。東晉志怪小說。王嘉撰。原載《拾遺記》卷五。《太平廣記》卷二二九、《太平御覽》卷八三三皆錄載。李格非等《文言小說》、王汝濤等《太平廣記選》(續(xù))皆錄入。作品中漢太上皇即漢高祖劉邦之父。故事敘述:漢太上皇窮困時,常佩一把三尺長的刀,據(jù)銘文,估計可能是殷高宗武丁伐鬼方時所鑄。一次,太上皇在一個山谷中見到有人冶鑄器物,他問鑄工做何物,回答是為天子鑄劍。繼而鑄工告訴他若能得到他所佩之刀而合鑄,就能鑄成一把神劍,可以克定天下;并告訴他秦王朝氣數(shù)已盡,另一王朝(即漢)將興立。于是太上皇解所佩刀交鑄工合鑄,就鑄成一把利劍。以后太上皇把劍交給兒子劉邦,劉邦拿著它打下了漢室江山。后來劉邦把劍交呂后收藏,藏屋的屋頂白氣升騰,狀如龍蛇,至呂后擅權(quán),白氣消失。這個故事借神化劉邦佩劍,把秦亡漢興說成天意,其迷信色彩顯而易見。作品能以小見大,明寫劍的奇異,暗寫天下興亡,國家命運在一把劍上得到了清楚的表現(xiàn)。漢代以后,有不少書都記載漢高祖有一把寶劍,或者寫它的精湛的裝飾和奇異的光華,或者記它的神妙作用,本篇則從其來源上加以演繹。從中可以看出,秦末漢初的冶煉技術(shù)已經(jīng)比較高超了。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陶潛·毛人》簡析
下一篇:《秦漢·漢武帝禁中起居注》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