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注釋】
出塞:樂府舊題。塞:邊塞。這兩句是說:這明亮的月光仍和秦時漢時一樣照著關塞,這漫長的邊境線上,一直沒有停止過戰爭。但使:只要。龍城飛將:指漢代名將李廣,他曾任右北平太守,勇敢善戰,屢次挫敗匈奴入侵,人稱“飛將軍”。這里用來代指英勇機智的將領。胡馬:指侵擾內地的敵軍。胡:古代漢族人對西北游牧民族的通稱。陰山:橫貫今內蒙古自治區的陰山山脈,漢代憑借這道天然屏障來抵御匈奴南侵。
【鑒賞導示】
王昌齡(690—756),字少伯。唐代著名詩人。他的詩,以七絕最好,被譽為“七絕圣手”、“詩家夫子”。在同時代詩人中,可以與李白的七絕爭高下的只有王昌齡。本首詩歷來受到人們的推崇。明人李攀龍推這首詩為唐代“七絕壓卷”之作。
【鑒賞】
這首詩,表現了詩人對守邊將士的同情,對古代守邊將士李廣的懷念,表達了詩人希望唐王朝能任用像李廣一樣的得力將領來抵御外來侵擾,以保障邊遠地區和平安寧的愿望。
詩從眼前寫起,說邊關防守。首句發興高遠、新鮮奇巧。詩人說邊境防守,卻在“明月”和“關”兩個詞之前增加了“秦”和“漢”兩個時間性的限定詞,從千年以前,萬里之外下筆,形成了一種雄渾蒼茫的意境,使讀者把眼前明月下的邊關同秦代筑關防胡、漢代在關內外與胡人發生的一系列戰爭的悠久歷史自然聯系起來,告訴人們這種戰爭從來沒有停止過。次句寫守邊將士的辛苦。“萬里”一詞說明戍卒離鄉遙遠。“征”字前著一“長”字,既說征人的辛苦,又言將士的英勇豪邁。“人未還”既表達詩人對守邊征人的同情,又稱贊他們為國忘家。后兩句詩,表達了詩人的愿望,希望朝廷能夠選用良將帶兵殺敵,保衛邊關,不讓敵兵進犯。言辭殷切,意氣豪邁。全詩格調高昂、音節響亮,氣勢豪邁雄壯。以首句氣勢雄渾、新鮮奇妙而成千古名句,故此詩也被稱為“七絕壓卷之作”。
【鑒賞要點】
[1]名句: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2]氣勢雄渾,意境獨特。[3]語言新鮮奇妙,音節響亮。
上一篇:【唐】高適《別董大》全詩原文、翻譯、注釋和賞析
下一篇:【唐】韋應物《滁州西澗》全詩原文、翻譯、注釋和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