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八絕句(之一)·柳如是
垂楊小院繡簾東,鶯閣殘枝蝶趁風。
大抵西泠寒食路,桃花得氣美人中。
此為作者詠西湖八絕句之一,詩一出現,便得到當時文人的稱贊,錢牧齋《初學集·姚叔祥過明發堂,共論近代詞人,戲作絕句十六首》中曾說:“近日西陵夸柳隱,桃花得氣美人中。”當是真實地反映了時人的意見。
據陳寅恪《柳如是別傳》,知柳如是為嘉興人,本姓楊名云娟,后改姓柳名隱字如是,號河東君。出身寒貧,曾為妓家徐佛婢,轉為周道登妾,不久流落吳江盛澤,與眾名士交往,并與陳子龍同居,終歸錢謙益,后自縊于牧齋歿后的錢氏家難。她同董小宛等并稱晚明四名妓。工詩詞,能書畫,著作有《湖上草附尺牘》、《戊寅草》等傳世。
這首詩短小秀麗,一入題就畫出了一幅清幽的圖畫:垂楊滿院,屋宇繡簾,鶯閣寧靜,殘花點點,多么靜謐優雅,完全擺脫了世俗的囂鬧。在這時,唯一能動得起來的是飛舞的蝴蝶隨風翻轉,給靜謐的畫面增加了幾分生意,幾許動感。三四兩句“大抵西泠寒食路,桃花得氣美人中”,作者的筆鋒一轉,又點明了時令是寒食節,地點是西泠路,在這里,桃花艷麗,同“美人”相輝映,“美人”給了桃花以生機。此處的“美人”,實際是作者的自稱,俏麗的柳如是,自然堪稱“美人”,更重要的是“美人”使“桃花得氣”,達到人與自然、主觀同客觀的有機融和,從而造成了一種獨特的藝術美。
第二句的“蝶趁風”三字,另有版本作“不思逢”,何謂“不思逢”?這就不能不提起:觀柳如是在這首絕句中所攝取與描繪的景物,所表達的一種感情,是同陳子龍有關聯的。在柳、陳二人交好時,陳子龍曾有《寒食》三首,全文為:
今年春早試羅衣,二月未盡桃花飛。應有江南寒食路,美人芳草一行歸。
垂楊小院倚花開,鈴閣沉沉人未來。不及城東年少子,春風齊上斗雞臺。
愁見鴛鴦滿碧池,又將幽恨度芳時。去年楊柳滹沱上,此日東風正別離。
這顯然是為柳如是寫的。這三首詩所表現的情感、情景,給了柳如是以深刻的印象,使她久久難以忘懷,以至數年以后,她重游西湖時,仍然會觸景生情,眷戀滿懷,附依陳子龍所提供的靈感、時令、景物,寫下了這首短詩。
上一篇:西湖泛月共賦四絕句(選一)·厲鶚
下一篇:戊戌八月感事·嚴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