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溪口號(之一)·查慎行
來船桅桿高,去船櫓聲好。
上水厭灘多,下水惜灘少。
查慎行的寫景詩喜用白描手法,對景物的刻畫精微入神,他一生癖好山水,所行之處甚多,可謂得“江山神助”。除了寫景酷肖之外,查還善于捕捉生活情趣,表現(xiàn)鮮活的民間氣息,具有“清真”、“雋永”的一面。這種風格除了受到蘇軾的影響之外,主要是由詩人的審美態(tài)度決定的。這里所選的《青溪口號》就體現(xiàn)了這種風格。
康熙二十二年詩人由家鄉(xiāng)海寧赴江西,乘船路過淳安,寫下了這組絕句。青溪是北宋時期的舊縣名,治所就在淳安,詩中所寫的溪水其實就是新安江。此首專寫江中行船,表現(xiàn)乘船時的感受。
前兩句描寫來往船只。遠處的船從對面駛來,看不見船身,只能看見一根根的桅桿,微微地晃動,所以說“來船桅桿高”。這是遠處看到的景象。第二句寫近景,“去船櫓聲好”,遠處的船到了近前,“吱吱呀呀”地搖著櫓,擦過詩人乘坐的船身,向下游駛去。由近而遠,逐漸消失在身后的溪水當中。“好”字表現(xiàn)了詩人對那種獨特響聲的美好感受,如不親臨其境,確實很難體會。這兒不妨借詩人另一首《發(fā)清江浦》的句子來補充:“竹菍蒲帆渾不用,櫓聲如雁下長淮”,原來船櫓聽上去很像空中大雁的叫聲。這在幽靜的水面上,碧藍的天空下是頗令人神往心馳的。一個“好”字給有過類似體驗的讀者留下許多聯(lián)想的天地。
后兩句寫行船的感受。話頭很像艄公的語氣,樸實而當行,非常有生活氣息。新安江雖不甚寬,但灘卻很多,水流也急,有人形容:“上灘船,浮若鳧,下灘船,飛如梭”。逆流行船必須繞灘而走,要多費力氣,所以“上水厭灘多”。順水的時候則相反,借著灘的阻力,可以緩沖一下湍急的水速,所以“下水惜灘少”。這本來是兩句介紹行船經(jīng)驗的話,詩人卻給予它們以審美的觀照。當人們置身于那個優(yōu)美的環(huán)境之中時,本來十分普通的生活也顯得非常有趣味,變得十分美好了。這其中不僅因為山水的美麗,而且因為船工們的健康的勞動生活,以及那種充滿了生命活力的精神狀態(tài)。
這是一首贊美船家生活的詩,景中有人,景外有情,化平凡為美,美得自然而健康。
上一篇:青溪口號(之二)·查慎行
下一篇:秋心三首(其一)·龔自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