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注釋】
選自《論語·子路》第二十三章。
和:這里指和諧、協調。宋代朱熹《集注》云:“和者,無乖戾之心;同者,有阿比之意。”
同:這里指盲從附和。
【賞析】
孔子談論君子和小人的不同言行時說: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意思是:君子和諧共處而不盲從附和,小人盲從附和而不能和諧相處。
孔子思想的基點,是人應該努力保持自己獨立的人格,同時尊重他人,保持和諧的人際關系。“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就集中體現了這一思想。孔子認為,君子應當與人友善相處,但又不能盲從附和,沒有主見,喪失自己獨立的人格。所以孔子說,“切切偲偲(sīsī),怡恰如也,可謂士矣”,表明孔子力圖把人的個體性、獨特性、獨立性與人的社會性、整體性加以結合或協調,這是一個具有重要意義的思想。
上一篇: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