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沃土之民不材,逸也;瘠土之民莫不向義,勞也。
【注釋】
選自《國語·魯語下》。
沃土:肥美的土地。
不材:不成才,無用。
逸:安逸,放蕩。
瘠土:貧瘠的土地。
向:朝著,向往。
勞:勞苦。
【賞析】
古代君主在開創基業的時候,兢兢業業,十分辛勞,但是其后代躺在先輩創造的基業上,養尊處優,鮮有不放縱腐化的。魯國大夫公父文伯的母親敬姜夫人,為防止這種轉化出現在自己子女身上,就用前代勤勞從政的事跡教育兒子。
敬姜夫人指出,前代圣王總是揀那些瘠薄的土地安置百姓,讓他們在貧瘠的土地上辛勤勞作,所以能夠長久地統治天下。百姓勞苦就會想到儉約,想到儉約,就會產生善心。而安逸了就要放縱,放縱了就會忘掉善心,產生壞心。所以敬姜夫人說:
“沃土之民不材,逸也;瘠土之民莫不向義,勞也。”
意思是:住在肥沃土地上的百姓沒有成材的,這是由于放蕩的緣故;住在瘠薄土地上的百姓沒有不向往正義的,這是由于勞苦的緣故。
敬姜夫人認為:勤勞對培養人的優秀品質具有重要作用,而安逸則往往導致放蕩,使人走上邪路。無疑地,這個觀點是正確的。
由于教子有方,敬姜夫人成為春秋時代一位著名的女性。
上一篇: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伐木不自其本,必復生;塞水不自其源,必復流;滅禍不自其基,必復亂。|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