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注釋】
《論語·衛靈公》第十章。
工:工匠。
善:做好。
利:使鋒利。
器:工具。
【賞析】
孔子的弟子子貢問老師,怎樣培養仁德。孔子回答說: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意思是:工匠要做好他的工作,必須先磨好他的工具。
孔子以工匠要做好工作,必先磨好他的工具為喻,指出人欲培養仁德,必須先事奉政治社會中賢能的人,結交士人中仁德的人。那么,何為仁呢?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但含義較為復雜。孔子作過多種解釋。他回答樊遲時說,“仁”就是“愛人”。回答顏淵時說,“克己復禮為仁”。回答仲弓時說,仁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此外,“博施于民而能濟眾”、“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等等,也是孔子“仁”的重要方面。
要言之,孔子的“仁”,一方面要維護宗法社會中尊卑長幼、貴賤親疏的等級秩序,一方面要求在不同等級的人之間實行普泛的愛,因此具有調和社會矛盾和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的作用。
現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用來說明不管做什么事情,必須事先準備好得力的工具。
上一篇: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