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名句】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出處】唐·杜甫《戲為六絕句》
【譯注】你們這些人的身軀與名聲都消失了,卻無礙于王、楊、盧、駱的作品像萬古長流的江河那樣永垂后世。爾曹:你們。不廢:無傷,無礙。江河萬古流:作者把“初唐四杰”王勃、楊炯、盧照鄰和駱賓王的作品比做長流的江河。
【用法例釋】一、用以說明某些人的反對無礙于文學藝術家(亦可指思想家、科學家等)及其作品流芳后世。[例1]魯迅也好,曹雪芹也罷,不因學者的譽詞而增輝,也弗以惡人的詆毀而失色。古人所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真是絕妙的詩句,證之于群丑詆毀魯迅,不亦可乎? (孫郁《棒喝時代:在這個時代尤其需要保護魯迅精神》)[例2]在中國歷史上,雖然也有過反孔子的思想與行為,但是,孔子依然是世界歷史上的著名思想家,儒家的圣人。今后再有什么風云變幻,也不會改變這種局勢。杜甫有兩句詩很深切:“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周桂鈿《儒學與當代中國政治》)二、用以比喻無論反對者怎么樣,都阻礙不了人或事物的發展或社會的前進。[例]幸而真理總是客觀存在的,姚文痞的棍子雖然逞威于一時,到頭來畢竟是“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夢想打盡天下的姚棍子,只是打倒了自己,而且連棍子也一起被人們丟到垃圾桶里去了。(馮英子《雜家何在》)
上一篇:《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下一篇:《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遍隴頭云.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