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
【注釋】
選自《戰(zhàn)國策·魏策四》。
【賞析】
公元前260年,秦軍殲滅趙軍主力后,圍困趙國都城邯鄲長達(dá)17個月。邯鄲朝不保夕,急派使者前往魏國求救。魏王派大將晉鄙馳援。晉鄙率軍到了邊境,畏懼秦軍,逡巡不前。情急之下,魏公子信陵君請魏王寵妃如姬幫忙,盜得兵符,殺了晉鄙,率軍擊退秦軍,解了邯鄲之圍。
趙王親自到郊外迎接信陵君。信陵君亦自恃有功,流露出洋洋得意的神情。老臣唐雎看在眼里,便忠言相勸道:
“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
意思是:事情有不知道的,有不能不知道的;有不可以忘記的,有不能不忘的。
信陵君問唐雎:“這話是什么意思?”唐雎告訴他說:別人討厭我,我不能不知道,知道了便于自我反省;我討厭別人的心思,絕不能讓人知道,別人知道了會加深雙方的仇恨;別人對我有恩德,我絕不能忘記;我對別人有恩德,卻不能不忘記。現(xiàn)在你殺了晉鄙,拯救了邯鄲,打敗了秦軍,保全了趙國,這對趙國是很大的恩德,所以趙王親自到郊外來迎接你,給你以最高的禮遇。但我希望你忘記救趙的事,切忌以恩人自許。
信陵君聽了唐雎的話,覺得很有道理,說:“我聽從你的教誨。”
信陵君果然謙虛謹(jǐn)慎,在整個歡迎儀式上,只字不提竊符救趙一事,從此名聲益盛,受到各國敬重。
本句深刻反映了中華文化“仁”、“義”、“禮”、“智”、“信”觀念在做人、治國、安邦方面的內(nèi)涵。
上一篇:日月輝于外,其賊在于內(nèi);謹(jǐn)備其所憎,而禍在于所愛。|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