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周易》
《周易》是一部卜筮之書,但剔除其宗教迷信部分,便是一部保存了豐富樸素辯證法觀點的古代哲學著作。
《周易》分為《經》和《傳》兩個部分,《經》包括六十四卦的卦象、卦辭和三百八十六爻的爻辭,《傳》包括《彖》上下、《象》上下、《文言》、《序辭》、《序卦》、《說卦》、《雜卦》十篇,也稱《十翼》。
《周易》大約產生于殷周之際,作者已不可考。相傳伏羲氏畫八卦;周文王發展為六十四卦,并作卦辭和爻辭。一般認為,《周易》是殷商卜辭之官對古人占卜情況的編輯記錄。
《易傳》的成書則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從春秋戰國一直延續到秦漢之際,由孔子及其后學所作。
《周易》從“一陰一陽之謂道”出發,肯定事物的運動變化,永無窮盡,在此基礎上,預測事物發展,并敏銳地認識到,事物發展到一定程度后,就會變成它的反面。《周易》提出“窮則變、變則通”、“天地革即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等哲學命題,認為事物的發展變化實際上是矛盾雙方運動的結果,而且是一個不斷往復循環的過程。這些,都十分清楚地表明,《周易》具有樸素的唯物辯證法思想,在今天仍然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幾千年來,研究注解《周易》的人很多,著作達幾千種,但歸納起來,大致可以分為兩派:義理派和象數派。象數派運用八卦的變化,來預測未來,參悟宇宙中的奧秘,以期逢兇化吉,避難呈祥,實現人類自身的愿望;義理派則視《周易》為一部純粹的哲學著作,它運用理性的哲學的方法,來探討自然宇宙和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
《周易》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傳統文化的各個領域無不以《周易》的基本理論為基石,古代各門類學術也幾乎可以從其中找到源頭。
《周易》從戰國時起,就被儒家學派看做經典,此后在2000多年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一直被奉為群經之首。同時,《周易》也是道家和道家學派所信奉的經典。
上一篇:為淵驅魚者,獺也;為叢驅爵者,也;為湯、武驅民者,桀與紂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