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語《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歇后語: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
拼音:shè bu dé hái zi tào bu zháo láng
舍不得拿孩子當誘餌讓狼上圈套,就逮不著狼。比喻為達到某種目的,要敢冒風險或敢采取極端的措施。例如
甲: “批外匯你再用高價倒出去,里外里可就大發啦!”乙:“×扶倒!說定了,一定讓我參加。”甲:“你干得了嗎?”乙:“干得了,您就是讓我在飛機翅膀上負責空投我都干!”甲:“那可危險。”乙“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呀!”(趙連甲等《他老人家》)
或作[舍不得孩子套不了狼]。例如
“一出手就是九千八,又不知是城里的哪個男盜女娼,插圈弄套坑騙你這個冤大頭。”“舍不得孩子套不了狼,想賺大錢就得多少擔幾分風險。”(劉紹棠《這幾個酸兒辣女》2)
或作[舍不得孩子哪能套住狼]。例如
常保兩眼滴溜溜一轉,狡滑地道:“不!得捅上去!但到節骨眼上,又得攬下來。這樣才能使福晉心里明白:哦——!是咱們成心替她把擔子給承擔下來了!這樣,福晉心里自然認為咱們靠得住,以后就離不了咱們呀!”安順贊佩道:“有兩下子!不過,王爺對咱們可不會輕饒呀!”常保道:“叫勁兒就在這兒!舍不得孩子,哪能套住狼呀?”(《曹雪芹》上27章)
或作[舍不出孩子套不進狼]。例如
張景惠不放心:“大哥自己進新民,我看不保險。去年駐防的白協領不是用誘降辦法砍了廣寧毛老八的腦袋?還是聽聽風聲再說吧。”張作霖說:“舍不出孩子套不進狼。咱弟兄要洗手當官,就得先豁出去一頭!”(《張作霖演義》3回)
上一篇:歇后語《腳踩兩只船》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下一篇:歇后語《茅房里的磚頭,又臭又硬》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