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注釋】
選自《孟子·離婁上》。
侮:侮辱。
伐:攻打。
【賞析】
孟子一次談到,從前有首兒歌:“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笨鬃勇牭竭@首兒歌,教育弟子說:“你們聽見了,水清就洗帽子的絲帶,水濁就洗雙腳,這都是由水自身決定的?!泵献咏栌眠@首兒歌,說明治家立國之道。孟子說:
“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意思是:人一定先有自取侮辱的地方,然后別人才去侮辱他;家一定先有自招毀滅的原因,然后別人才去毀滅它;國一定先有自遭攻伐的暴政,然后別國才去攻伐它。
孟子指出,家、國、個人的興盛衰微,有其最根本的內在因素,外部條件只能通過內在因素起到促進或促退的作用。在孟子看來,這個最根本的內在因素是:是否真正“行仁”。
孟子認為,是否“行仁”關系到一個國家、一個政權的興衰存亡,以及個人的生命留存問題。夏、商、周三代最后一位君主之所以亡國,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不行仁政。天子不行仁,保不住天下;諸侯不行仁,保不住社稷;公卿、大夫不行仁,保不住祖廟的香火;士人和庶民不行仁,保不住性命。所以,《尚書·太甲》說:“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禍福都是由人自?。荷咸斓臑牡溕锌梢远惚埽约鹤髂跽衼淼牡溁?,就躲不掉了。
俗語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弊詮娪杉翰挥扇?,自強者勝。因此,人必須加強自身的修養,充實自己的力量,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上一篇:離婁之明,公輸子之巧,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為淵驅魚者,獺也;為叢驅爵者,也;為湯、武驅民者,桀與紂也。|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