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人不可以富貴,亦不可以徒貧賤。
【注釋】
選自宋·蘇軾《上梅直講書》。梅直講,即梅堯臣,北宋著名詩人,官至國子監直講,故稱梅直講。
茍:茍且,不正當。
徒:聽任。
【賞析】
《上梅直講書》是蘇軾及第后寫給考官梅堯臣的感謝信。北宋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蘇軾參加禮部考試,梅堯臣為考官,對蘇軾試文《刑賞忠厚之至論》大加贊賞,“以為有孟軻之風”,于是推薦給主考官歐陽修,“文忠(歐陽修謚文忠)驚喜,以為異人。欲以冠多士,疑曾子固所為。子固,文忠門下士也,乃置公第二”。蘇軾這封信直抒胸臆,表達自己受到前輩歐、梅識拔、獎許的由衷喜悅,洋溢著為人了解和賞識的感激之情:
“人不可以茍富貴,亦不可以徒貧賤。”
意思說:人不可以不正當地獲取富貴,也不可以白白地處于貧賤的境遇中。
梅堯臣是蘇軾崇敬的文壇前輩,時任國子監直講,故稱梅直講。嘉祐二年,蘇軾參加禮部考試,受到梅堯臣和歐陽修的大力贊揚,進士及第,取為第二名。蘇軾對此十分感激,便給梅堯臣寫了這封信,信中以周公、孔子比喻歐、梅,極其熱烈地推崇他們。他說,我七、八歲開始讀書,便聽說有個歐陽公,為人像古人孟軻、韓愈,有一位梅公,和歐陽公共同評議文章。到我成人后,才能讀到先生們的文章辭賦,想象到先生們的為人,領會到先生們瀟灑地擺脫世俗的快樂而陶醉在自己的快樂之中。
現在,由于歐陽公主持考試,自己的文章受到贊賞,列在及第的行列里,不是靠人事先推薦,也沒有親友請托,十多年來聞其名而不能見到的人,忽然間成了自己的知己。蘇軾為此感嘆道:“人不可以茍富貴,亦不可以徒貧賤。”蘇軾表示,人不能以不正當的手段去獲取富貴,也不應該庸庸碌碌地甘居貧賤,有大賢人在世而能做他的弟子,就足以值得靠托并引以為豪了。反之,如果僅憑一時的僥幸而得意,身后跟著隨從幾十人,雖然受到里巷百姓的圍觀并發出贊嘆聲,但這怎么能代替做大賢人學生的快樂呢!
本句表明了蘇軾的榮辱觀,就是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正當地去獲取富貴,并且相信,一個有真才實學的人,不可能長期處于貧賤的境遇中。同時,他用車騎隨從、市民圍觀的世俗之樂作鋪墊,反襯出自己高尚的志趣和磊落的襟懷。
上一篇: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識不足。|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日與水居,則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識水,則雖壯,見舟而畏亡。|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