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嘗疑乎是。今以蔣氏觀之,猶信。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注釋】
選自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苛政猛于虎:語出《禮記·檀弓》。
賦斂:橫征賦稅。
甚:超過。
是:這個。意謂苛政毒于蛇。
【賞析】
《捕蛇者說》是柳宗元貶為永州(今屬湖南省)司馬期間所寫。中唐時期,賦稅、徭役沉重,農民生活極端困苦,不少人破產流亡。此文真實地展現了苛斂重賦下災難深重的社會生活: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嘗疑乎是。今以蔣氏觀之,猶信。嗚呼!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意思說:孔子說:“殘酷的暴政比老虎還兇猛。”我曾經懷疑這說法。現在從蔣氏一家的遭遇來看,才相信了。唉!誰能想得到,賦斂的毒害竟比毒蛇還要厲害呢!
蔣氏一家三代以捕蛇為業,祖、父兩代死于毒蛇之口,蔣氏自己也差點被毒蛇咬死。然而,即便在這種極端危險的境況下,蔣氏也不愿放棄捕蛇這一行。因為一年之中,他只冒兩次生命危險捕蛇,其余時間,就可以坦然地過日子了。不像鄉鄰們,天天被催租逼稅,受著死亡的威脅,有的人繳不夠賦稅,被迫離鄉背井逃荒,一路上冒著酷暑嚴寒,受盡折磨,不是病死,就是餓死。村子里的人越來越少,只有自己捕蛇,才能生存下來。所以寧愿以捕蛇為生,即使有一天死于非命,也不愿轉向種地,向官府繳納賦稅。
蔣氏的選擇,令作者深深感到,苛捐雜稅對百姓的殘害甚于毒蛇。作者引用孔子的話“苛政猛于虎”來說明這個問題,一語千言,力敵萬鈞。孔子強調一個“猛”字,柳宗元強調一個“毒”字。蛇毒已經夠毒了,而賦斂之毒,更甚于蛇毒。因此,作者的政治態度十分分明:他將深切的同情獻給了苦難中的人民,而將尖銳的批評和抨擊,投向了橫征暴斂的封建統治者。
上一篇: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其實仇之。|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形之龐也類有德,聲之宏也類有能。|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