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語《有眼不識泰山》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歇后語:有眼不識泰山
拼音:yǒu yǎn bù shì tài shān
泰山,我國歷史上五大名山之一。比喻眼光淺陋,認不出有名望、有本領的人,或者認不出好人。例如
“蕭隊長在這嗎?”“你真是有眼不識泰山!”老孫頭笑指蕭隊長道:“這不就站在你跟前嗎?”(林藍電影《暴風驟雨》6章)
就算你是好漢,黑旋風可也并不是好惹的!記住,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別有眼不識泰山! (老舍《龍須溝》1幕)
周相公,你前日也不該失口罵我,我也不該潑你那一下子。這些時悔的我象甚么是的,我這里替周相公陪禮。周相公,你真是個好人,我“有眼不識泰山”。(《醒世姻緣傳》98回)
上一篇:歇后語《撕了龍袍是個死,打了皇上也是死》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
下一篇:歇后語《棗木棒槌,一對兒》是什么意思,比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