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名句】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出處】五代·后蜀·花蕊夫人《述國亡詩》
【譯注】君王在城頭上豎起投降的旗子,我在深宮哪里知道? 十四萬軍士一齊解甲投降,竟沒有一個為國死戰的男兒! 妾(qiè):古時女子的謙稱。那:同“哪”。十四萬人:史載當時破蜀宋軍僅數萬人,后蜀軍隊則有十四萬之眾。解甲:卸去盔甲,即投降。
【用法例釋】一、用以駁斥“女禍亡國”論,說明國家滅亡是統治者荒淫腐敗,將十不抵抗或作戰不力造成的,不是因為什么“女禍”。[例]他們倉皇狼狽地逃往四川。至此馬嵬坡便多了一個年輕而美麗的冤魂,這不禁使我想到了花蕊夫人的一首詩: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是啊,早朝的是男人,打仗的是男人,男人出的錯,怎讓她這樣一個柔弱女子承擔! (江畔《論中國古代女子的悲劇命運》)二、用以譏諷男人無能,卻將錯誤或罪過歸咎于婦女。[例]今年是“婦女國貨年”,振興國貨,也從婦女始,不久是就要挨罵的,因為國貨也未必因此有起色,然而一提倡,一責罵,男人們的責任也盡了。記得某男士為某女士鳴不平的詩道:“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 二十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快哉快哉! (魯迅《女人未必多說謊》)三、后兩句用以比喻眾人中竟無一人具有男子漢氣概。[例]相形之下,另一位同樣留學歐美的學者,卻終生堅持“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以致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為整個現代學人群體保存了起碼的一點人格尊嚴,否則,我們的后人研究這段歷史時,真要發出“十四萬軍齊解甲,寧無一人是男兒”的感嘆了。(張緒山《附庸理論與文人助紂為虐》)
上一篇:《君子防未然,不處嫌疑間.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下一篇:《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