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欲善而不辨其惡以去之,則義有所不正;徒行其是而不防是之或非,則仁有所不純。》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清·王夫之《張子正蒙注》,疾惡向善類名言句子
僅僅希望得到美德, 卻不能辨別邪惡的東西并除掉它, 就會使義理不夠正確;僅僅去做這些事,卻不能提防它的正確與否,就會使仁德不夠純潔。
《徒欲善而不辨其惡以去之,則義有所不正;徒行其是而不防是之或非,則仁有所不純。》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清·王夫之《張子正蒙注》,疾惡向善類名言句子
僅僅希望得到美德, 卻不能辨別邪惡的東西并除掉它, 就會使義理不夠正確;僅僅去做這些事,卻不能提防它的正確與否,就會使仁德不夠純潔。
上一篇:《無惡之謂善.》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圣人之心,純一于善,惡之過于前,知其惡而已,不復留于胸中以累其神明,惡去而忘之矣.善則留,惡則去,如天地雖有不詳(祥)之物而不以累其生成.學者如此,則惡稱人之惡而勿攻;若其惡不仁雖至,乃唯以自嚴而不加乎其身;所以養吾心之善氣而泯惡于無跡,善日滋而惡日遠,誠養心之要也.》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