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三得道》原文與賞析
貪淫致老,瞋恚(讀“郴會”音)①致病,愚癡②致死,除三③得道。(《法句經(jīng)》卷下)
注釋
①瞋恚:“瞋”是梵文Pratigha的意譯。指“三毒”之一,即仇恨和損害他人的心理。“恚”即恨、憤怒。②愚癡:“愚”即愚蠢。“癡”是梵文Moha的意譯,也是“三毒”之一,即愚昧無知、不明事理。③三:即“三毒”,也稱作“三垢”、“三火”。指貪欲、激憤、愚癡三種煩惱,在諸多的煩惱中,這三種煩惱是最能夠毒害眾生的,是產(chǎn)生其他所有煩惱的根源,故又被稱為“三不善根”,列為“根本煩惱之首”。
譯文
過分追求滿足淫欲就會導(dǎo)致衰老,對他人懷有仇恨、憤怒的心理就會引起疾病,而愚昧無知、不明事理則是自尋死地。若能夠戒除這三毒,才能夠真正地得道。
感悟
這里說的三毒,是主觀精神領(lǐng)域里的“毒品”,它同樣能置人于死地。其實許多人也不是不了解它的危害,但是內(nèi)心缺乏足夠的堅持力量去戒除毒害。這種堅持的力量,應(yīng)該來自靈魂的凈化。
上一篇:《陳子車死于衛(wèi)》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陳仁先詩集序》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