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不以眾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見其尊己也。
【注釋】
選自唐·韓愈《原毀》。
身:自身,自己。
尊己:愛重自己。
【賞析】
韓愈在《原毀》一文中,推崇古之君子責己“重以周”,待人“輕以約”的高尚品德,鄙棄今之君子“責人也詳”,而“待己也廉”的行為。他批評說:
“不以眾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見其尊己也?!?/strong>
意思說:不拿一般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卻拿圣人的標準要求別人,我看不出這種人是愛重自己。
韓愈認為,古代圣君、賢人,責己以嚴,待人以寬。對他人的缺點,“取其一不責其二,即其新不究其舊”;對他人的優點,譬如做了一件好事,又唯恐其得不到應有的好處。其實,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難,具有一技之長也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在古代圣君、賢人眼里,一個人能做一件好事,或具有一技之長,已經彌足稱善了。相比之下,今之君子的表現卻是責人以嚴,待己以寬。對他人的缺點,“舉其一不計其十,究其舊不圖其新”,攻其一點,不及其余,喜歡把人說得一無是處。對他人的優點,“恐恐然惟懼其人之有聞”,生怕別人受到贊賞,得到好名聲,有好的發展前景。
今之君子所表現出來的這種“責人以詳”,“待己以廉”的作風,其實質就是:對自己,拿一般人的標準來要求都達不到;對別人,卻拿圣人的標準來衡量。在韓愈看來,這種人其實是在貶低自己,而不是自尊自重。一個自我貶抑的人,又怎么能夠得到別人的尊重呢!
上一篇: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重以周,故不怠;輕以約,故人樂為善。|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