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鳳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遠去。襲九淵之神龍兮,沕深潛以自珍。獺以隱處兮,夫豈從蝦與蛭螾?
【注釋】
選自漢·賈誼《吊屈原賦》。
漂漂:同“飄飄”,高飛貌。
逝:離去。
固:本來。
自引:自己引退。
襲:仿效。
九淵:深淵。
沕(mì):潛藏的樣子。
自珍:珍惜自己。
偭(miǎn):背。
(xiāo):水蟲,狀如蛇,生四足,食魚。
獺:水獺。
蝦:蛤蟆。
蛭:水蛭。
螾:同“蚓”。
【賞析】
賈誼少年得志,二十多歲即被漢文帝召為博士,不久遷太中大夫。曾多次上疏言政,力主削藩以鞏固和加強中央集權;對內主張發展農業生產,安定人民生活;對外主張抗擊匈奴侵擾,維護邊疆的和平安寧。由于受朝中重臣周勃、灌嬰、張相如、馮敬等人排斥,漢文帝三年(前177),賈誼被貶為長沙王太傅,時年24歲。途經湘水時,他寫了《吊屈原賦》,名為吊屈原,其實是以吊屈原為名,表達自己有志難伸的苦悶和彷徨。他說:
“鳳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遠去。襲九淵之神龍兮,沕深潛以自珍。偭獺以隱處兮,夫豈從蝦與蛭螾?”
意思是:鳳凰在天上高飛而去,她本來就該自己引退離去。效仿深淵中的神龍,潛入水底自己珍重自己。離開偭找一個地方隱居,豈能像蝦蛭一樣阿諛跟從。
屈原政治上對內主張改革弊政,修明法度,舉賢授能;對外主張聯齊抗秦。由于受到小人讒毀、排擠,被放逐到漢北鄂渚九年。賈誼與屈原的遭遇相似,情感相通,所以賈誼在句中,運用比喻和象征,以“鸞鳳”、“神龍”等喻屈原,表現其不愿與奸佞群小同流合污的高潔志向,用“獺”、“蛭螾”等喻小人,表現其諂媚中傷、讒害忠良的卑劣行徑。
藝術表現上,賈誼與屈原“香草美人”、引譬連類的手法如出一爐。語氣表達上,賈誼大量使用“兮”字,個別句子,更是直接化用屈原的詩句。因此,他這篇《吊屈原賦》,讀起來大有屈原騷體的神韻,而且同樣思想深刻、感情強烈、形式優美,富有音樂的旋律和節奏感。
上一篇: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山東豪杰,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