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山東豪杰,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注釋】
選自漢·賈誼《過秦論》。
斬:砍。
揭:舉起。
云集:像云一般集合。
贏糧:背負糧食。贏,擔負,肩挑。
景從:像影子一樣隨從。景,通“影”。
【賞析】
秦國的興盛經歷了七代國君,逾百年之久,到秦始皇一統天下,秦國的王霸之業才達到極盛。然而,由于政治失措,統治黑暗,殘暴虐民,終于導致了一場大規模的農民起義。
“斬木為兵,揭竿為旗,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山東豪杰,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意思是:斬斷木頭作兵器,舉起旗桿造反,天下百姓紛紛響應,背著糧食投身到起義隊伍中,崤山以東的英雄豪杰們,一起戰斗,滅亡了秦國。
公元前209年,陳勝率數百疲散之卒,揭竿而起,點燃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滅秦戰火。曾經無敵于天下的秦國,便在這場浩浩蕩蕩的農民革命浪潮中灰飛煙滅了。想當年,秦與六國爭鋒時,面對六國眾多謀士、戰將、百萬雄兵,仍能以雷霆萬鈞之勢,摧枯拉朽之力,并六國而得天下。然而經營一百多年得到的天下,僅傳二世,便由盛而衰,而致滅亡,其失敗之快,滅國之速,留下了許多令人深思的東西。
戰國時期,諸侯割據紛爭,戰亂頻仍,民不聊生,人民希望早日結束這種爭斗紛亂的局面,休養生息,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秦王朝順應歷史潮流,以一國之力,橫掃六合,一統天下,符合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深得民心,因而縱橫無敵,南面而王。然而得天下后,世變時移,秦仍然以兼并戰爭中那一套手段虐治臣民,致使民不能安其處,官不能安其位,政策失措,違背了人民的意愿,失民心者必然失天下,終于葬身于農民起義的燎原大火中。
這一句描寫秦國滅亡,語言短促,勢如疾風,與其迅速土崩瓦解,一落千丈頗相適應。這與前面描寫它強盛的語句相比,如“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情感上形成了一種巨大的落差。人們從這種落差中,能夠引起一種強烈的心靈震蕩,令人為之遺憾和惋惜。
上一篇:(六國)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而攻秦。秦人開關而延敵,九國之師,逡巡遁逃而不敢進。|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鳳漂漂其高逝兮,固自引而遠去。襲九淵之神龍兮,沕深潛以自珍。獺以隱處兮,夫豈從蝦與蛭螾?|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