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極天云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
【注釋】
選自清·姚鼐《登泰山記》。
極天:天邊。
正赤:大紅。
【賞析】
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冬,姚鼐以養親為名,辭去官職,告歸田里,道經泰安時,與摯友泰安知府朱孝純相約同游泰山。他們頂風冒雪,不辭艱辛,上了泰山極頂,看到了泰山日落美景。第二天一早又登日觀亭看日出,爾后寫了這篇《登泰山記》。文中濃墨重彩地刻畫了日出的壯麗景象:
“極天云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
意思說:天邊先出現一線異色,頃刻之間變成了五彩朝霞,太陽躍出天地相連處,如丹砂一樣鮮紅,下面有紅光翻涌承接。有人說,這就是東海了。
姚鼐登泰山的第二天,天不亮就與朱孝純到了日觀亭,坐等日出。日出前,風雪交加,一派嚴冬景象。從日觀亭向東望去,山谷中云霧彌漫,群山朦朧,像無數白色的骰子聳立其間。接著,風雪消散,泰山日出的燦爛景象呈現在眼前:天海之際,現出一線奇異的色彩,瞬間變幻成五彩繽紛的朝霞。太陽一點點噴薄而出,鮮紅如丹,下面有紅光搖動,那是遠極天邊的東海,在彩霞的映照下,波濤翻涌,托著一輪朝陽冉冉升起!這些景色的描寫,筆到神至,層次分明,宛然在目,后面隨手添一筆,“或曰,此東海也”,意境深遠,回味無窮,更令人對泰山日出平添了諸多想象。
這就是作者為我們描繪的日出前后的精彩場面。然而,作者意猶未盡,又“回視日觀以西峰”,須臾之間,山峰宛如披上了燦爛的朝霞,而陽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則依然白雪皚皚,晶瑩潔白。在晨曦照耀中,峰巒起伏,紅白交錯,一個個彎腰俯首,宛如泥丸,令人聯想起杜甫詩“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境界,而《登泰山記》也因這些出色的描寫而成為眾多泰山游記中的佼佼者。
上一篇: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徠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詩與人為一,人外無詩,詩外無人,其面目也完。|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