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書非借不能讀也。
【注釋】
選自清·袁枚《黃生借書說》。
【賞析】
袁枚在《黃生借書說》中,寫了一個愛讀書卻沒錢買書的青年黃允修,他家境貧寒,經常向作者借書看。借書能不能學好呢?作者的回答是肯定的。因為只有借書看,才會專心攻讀,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書非借不能讀也。”
意思說:書只有借來的才能認真閱讀。
這一句開門見山,闡明了借書讀的好處。因為有書的人不一定讀書。例如藏書的人:一是天子,皇家有《七略》之全、四庫之富,各類書籍應有盡有,“然天子讀書者有幾?”二是富貴人家,藏書滿屋,“然富貴人讀書者有幾?”三是祖輩父輩積書無數,到了子孫輩,棄而不讀者多矣。這三種人都不缺書讀,卻并沒有好好讀書,原因為何?
其實道理很簡單:因為書是自己的,隨時可以取來讀,心里沒有緊迫感,總想著來日有空再讀,可是明日復明日,一天天懈怠下來,久而久之,便耽擱下來,束之高閣了。反之,如果是借來的書,擔心主人隨時可能索回,必然抓緊時間,刻苦閱讀,收到的成效反而多多。一如作者幼時,家貧無書,一旦借書閱讀,刻苦不懈,“有所覽,輒省記”,這就是“借者之用心專"的緣故。后來,作者中了進士,有條件買書,家中也有了藏書,反而讀得少了,以至于“素蟑灰絲,時蒙卷軸”,書上蒙滿了灰塵,說明“書非借不能讀”,肯定了借書讀的好處。
黃生家貧,又好讀書,只能借書來讀,對這種學習精神,作者倍加贊賞,特別強調“書非借不能讀”的道理,以此鼓勵他珍惜時光,“讀書必專”,充分體現了對后學者的諄諄告誡和關愛之情。
上一篇:夫人各以得行其志為適。|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
下一篇:詩宜樸不宜巧,然必須大巧之樸,詩宜淡不宜濃,然必須濃后之淡。|什么意思|大意|注釋|出處|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