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媯水聞貞媛,常山索銳師》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
《媯水聞貞媛,常山索銳師》是關于描寫《諭理警世·針砭時弊·政令濫施》類的詩句。
詩句意謂藩鎮王元逵聽說有美好的公主,就從常山派出精銳的軍隊前來迎娶。詩句把“索”與 “銳師”聯系在一起,含有諷意,運用典故,暗示朝廷是在強藩盛兵的壓力下嫁出公主的。反映了唐王朝屈辱“和親”的可恥行徑。詩人在尖銳的嘲諷中進行了有力地揭露。
注: 媯(guī)水,河流名,在今山西境內,傳說帝堯在這里把兩個女兒嫁給舜。貞媛,品德純正的女子。常山,郡名,即鎮州,(今河北正定) 為成德節度使治所。索,娶。
李商隱《壽安公主出降》 《全唐詩》第6188頁。
上一篇:《好風若借低枝便,莫遣青絲掃路塵》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
下一篇:《姑蘇臺上烏棲時,吳王宮里醉西施》什么意思,原詩出處,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