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顏淵》記載:子貢問孔子如何治理國家。孔子說要糧食充足,軍備充足,取信于民。子貢說,不得已要去掉一項,這三者先去哪一項?孔子說,去掉軍備。子貢說,如果不得已再去掉一項,這二者之中先去哪一項?孔子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這一段是說治國要注意三點:一是糧食,二是軍備,三是信任。這三者之中,取信于民最為重要。本條是說:信重于食。無食要餓死,但自古以來人都要死的,而失去人民的信任,國家就站不住了。后來這兩句演化為:自古以來人們都要死,老百姓沒有信義是站不住的。
同義語:人而無信,不知其可。參看該條。
上一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
下一篇:《自衒自媒者,士女之丑行.》是什么意思,出處是出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