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語出唐·孟浩然《春曉》。詩曰:“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來:傳來。這兩句詩的意思是:夜里傳來一陣風雨之聲,不知外面剛剛開出的花瓣被風雨吹打落了多少?以問句收束,頗覺韻味無窮。有人評此詩“是最自然的詩篇,是天籟”。《唐詩鑒賞辭典》)后人常引用這兩句詩來描述風雨吹打花殘的景象,或比喻美好事物遭到惡勢力的摧殘。
例如
①一串古詩句裹風挾雨,躍上心頭:“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哦,樓外那株含苞待放的早桃不知怎么了,真叫人擔心……(摘自陳一凡《風雨三題》)
②“冬眠不覺曉,處處鬧蕭條。夜來風雨聲,兼并知多少。”每一輪經濟衰退或危機,總是有一大批企業陷入困境或倒閉,相應的大量企業股權和投資性資產出現“無承接”的貶值。(摘自崔凱《反周期并購:餡餅還是陷阱》)
③孟浩然的《春曉》:“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那美妙的春在窗外鳥鳴中醒來,一夜風雨,滿處落花,春天的清晨是如此嫵媚動人。(摘自周廣玲《古詩里的春天》)
上一篇:王之渙《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詩句鑒賞
下一篇:趙翼《詩文隨世運,無日不趨新》詩句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