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名句】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
【出處】漢·無名氏《古詩十九首·西北有高樓》
【譯注】我不是憐惜唱歌人心中的愁苦,而是哀傷沒人能了解她的痛楚。惜:憐惜、痛惜。
【用法例釋】一、用以形容歌唱者辛勞愁苦,但更令人傷感的是知音難求。[例]對于這次參與《西廂記》的策劃制作,于丹表示誠惶誠恐,本來想推辭,但聽說有著600年歷史的昆曲在全國從業人員目前只有600人,心里很難受,因此樂意為昆曲義務吆喝。“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周清印《2008,四大昆班進京爭打人文奧運牌》)二、用以比喻人的艱辛酸苦倒在其次,尤其令人哀傷的是知己難尋。[例]回想八十年代初期,他同趙樸初、鐘敬文二老共同倡導漢俳時,雖然得到日本朋友的熱烈贊賞,中國詩界同人對這新鮮事物還相當陌生,應和者不免寥若晨星。早行者并未感到寂寞,繼續孜孜不倦地在小小的園圃中播種耕耘不已。“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袁鷹《云錦滿天待剪裁》)
上一篇:《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換酒也堪豪.》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
下一篇:《不知魂已斷,空有夢相隨.除卻天邊月,沒人知.》什么意思|出處|翻譯|用法例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