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欲除煩惱須無我,歷盡艱難好作人。
【譯注】
要無私無我,才能去除心中煩惱;要歷經艱難險阻,才會懂得做人的道理。
此詩原為清代著名軍事家、詩人彭玉麟所著。彭玉麟,字雪琴,祖籍衡陽,生于安徽安慶府。湘軍首領,人稱雪帥,與曾國藩、左宗棠并稱大清三杰,中國近代海軍奠基人。官至兵部尚書。軍事之暇,繪畫作詩,以畫梅名世。他的詩后由俞樾結集付梓,題名《彭剛直詩集》,收錄詩作500余首。
輯自《古黟楹聯》。
【感悟】
俗話說,勸君莫煩惱,煩惱催人老。煩惱,人皆有之,但煩惱的內容則因人而異。追根究源,煩惱大都是從“我”字而來。“無我”則“無私”,心底無私天地寬,有何煩惱可言?所以“無我”是根除煩惱的良藥,“欲除煩惱須無我”,實在是深諳哲理的人生經驗之談。在人生的航程中,不會永遠一帆風順。古人說:“艱難困苦,玉汝于成。”要成大器,必須經過艱難困苦的磨煉。“歷盡艱難好作人”已為大量事實所證明。
【故事鏈接】
明嘉靖萬歷年間歙縣,許金善其父和伯父各出千金讓許金善販絲織品,乘船到海上諸島,從事海上貿易。許金善不負眾望,“贏得百倍”,賺了很多錢,然而在一次乘船經過福建東南海中一個叫小浯嶼島的地方,被一伙強盜洗劫一空。許金善的伯父只得再次資助他千金錢財,不料這一次許金善在做生意期間又遇上災年,當地許多百姓因饑餓而倒斃,許金善為救百姓將經商本金全部作為救災款用了。于是,許金善的伯父只好第三次資助他千金錢財作為本錢。
【延伸閱讀】
如皋縣衙役王某,佚其名,任俠好義。清朝建立時,同縣布衣百姓許德溥不肯剃發,刺臂誓死明志,清朝官府以“抗令”為理由將許德溥斬首示眾,并將許德溥妻子發配邊疆。
王某知道后,因敬仰許德溥的高義,就想解救許德溥妻子,可是卻又沒有辦法,乃至終夜輾轉反側、唏噓啜泣,不能成眠。他妻子很奇怪,問:“你為什么這么凄惶?”王某沉默不語。妻子再三追問,王某只得如實相告。
妻子說:“你敬仰許德溥的高義,想解救他的妻子,這是豪杰義舉,只要能找到一個人代替許德溥妻子就成了。”王某說:“這是個辦法,但是誰愿意代替呢?”妻子說:“我愿意代替許德溥妻子上路。”王某難以置信,向妻子跪下磕頭致謝。然后告訴許德溥妻子,要她躲到娘家,而王某夫婦隨即上路。每當經過郡縣驛舍遇到官府查驗時,王某押著妻子就像官差押著罪犯一樣。
王某夫婦長途跋涉數千里到達流放地,在那里備嘗艱苦,卻以苦為樂。后來,如皋縣百姓為之感動,自發集資贖回兩人,使夫婦倆得以回鄉安度晚年。
上一篇:《為人不可貪,為人不可奸經商重信譽,無德不成商》原文翻譯|感想
下一篇:《吾儕以貿遷為務,卒有桴鼓,其能安然無恙乎?》原文翻譯|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