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無信不立》原文與賞析
子貢問政①。(孔)子曰:“足食,足兵②,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③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七)
注釋
①政:治理國家的政事。②兵:兵器。這里指兵馬。③斯:這。
譯文
學生子貢向孔子詢問什么是“政”,即治理國家的政事。孔子回答說:“糧食充足,兵馬充足,百姓信賴。”子貢問:“如果不得已必須去掉一個,這三者中應(yīng)先去哪一個?”孔子說:“去掉兵馬。”子貢問:“如果不得已還必須去掉一個,這剩下的兩個中應(yīng)先去哪一個?”孔子說:“去掉糧食。因為自古以來,人都免不了要死(或死于戰(zhàn)爭,或死于饑餓,或死于自然);一個人如果缺乏信任,他在社會上就站不住腳;老百姓如果不信任,國家就站不住腳。”
感悟
在一個市場經(jīng)濟完善的社會里,誠信是一種信念和基本的行為準則;誠信是有價值的,不誠信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可是目前在一些地方,不誠信卻有價值,而往往沒有付出代價。這就是假冒偽劣產(chǎn)品泛濫的根源。
上一篇:《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民有私榮,則賤位卑官》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