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住自性》原文與賞析
諸法雖生,不住①自性②,是故無性。如嬰兒定住自性者,終不作匍匐③乃至老年。(《中論·破行品》)
注釋
①不住:亦稱“無住”,指事物不會凝住于自身不變的性質,人的認識也不應執著于固定的觀念不變。②自性:梵文Svalaksana的意譯,指諸法各自具有的真實不變、清純無雜的個性。③匍匐:爬,手足并行。
譯文
一切事物的產生雖然有確定的原因和條件,但是它們卻不會凝住于自身現有的性質而長此終古,所以事物沒有自己固定不變的性質。這好比嬰兒出生的時候是嬰兒,但不會始終在地上爬行至老年。
感悟
比喻得太形象了!這個世界上,除了“變化”是永恒的,其他一切都不是永恒的。古希臘哲人赫拉克利特說得好:“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流動的河水是“無住”的,萬事萬物是“無住”的,因此我們的思想也就應該是“無住”的——要看到事物的變化和發展,而不能永遠地定格在某一點上。
上一篇:《不令之民》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不信謠不傳謠》原文與賞析